楚王山也叫作“霸王山”,位于徐州西郊的铜山大彭镇。
自古以来便有文献记载,楚王山上有楚元王刘交的墓葬,此墓位于徐州城西10公里处楚王山北麓之地,地属铜山县夹河乡境内。
这里一共有四个大型封土堆,相传规格最大的一号墓葬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的墓葬。
彭城历史上一共出过十八位诸侯,而彭城的第一位楚王便是刘交。
刘交与汉高祖刘邦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曾长期跟随刘邦转战南北,功勋卓著。
刘交死后,被安葬在徐州的楚王山,其规模之大,葬品之多,也引来了一些盗墓贼的惦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楚元王刘交墓葬发生被盗一案,其中有一盏九枝灯“摇钱树”为国家一级文物,但竟被盗墓贼低价卖掉,如今九枝灯的价格早已涨了二十多倍,但却不知去向。
楚元王刘交墓谜徐州是西汉高祖皇帝刘邦的故乡。
在刘邦登基之后的第二年,他便以谋反为由将韩信从楚王降格成了淮阴侯,其名下的封地以淮河为界分为两部分,淮河以北仍为楚地。
对于这片王朝龙兴、桑梓之地,刘邦非常重视,于是便封其四弟为楚王,统辖包括东海、彭城在内的一共3郡36县。
据史料记载,刘邦一共有同父异母的四兄弟,刘老大去世得早,二哥刘仲没有一技之长,只会种地,刘邦在家里排行老三,是个街头混混,只有老四刘交知书达礼,从小就喜欢读书,也是和老三刘邦最聊得来的兄弟。
刘交和刘邦两人的思想最为接近,关系也最好,一直以来都深受刘邦信任和宠爱。
刘邦在丰沛起义后一路走南闯北,刘交也一直跟着刘邦四处打天下,是刘邦身边的得力助手和心腹亲信。
刘交为汉朝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亦是大汉天下的缔造者之一。
入关之后,刘交先是被封为文信君,后又被封为楚王。
刘交在位二十三年,在政治上治国有方,楚国的政治、经济等全面发展,在汉初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特殊的政治地位。
尤其在文化领域,刘交治理楚国卓有建树。
刘交自小便喜欢读书,年轻时曾与鲁人穆生、白生等人一同师从荀子门徒浮丘伯门下。
在刘邦的四兄弟之中,刘交的文化程度是最高的,即便是在汉初开国功臣之列,刘交的学识水平也是其中数一数二的佼佼者,在后来诛灭诸吕、拥立文帝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刘交的聪明才智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使刘邦创立的政权平稳度过危局。
在刘交的后代子孙中,除了楚王一系的地位较为显赫之外,宗正刘辟强一系也是地位超然。
刘辟强是刘交的孙子。
从刘辟强开始再到后来西汉灭亡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汉朝的宗正几乎都出自这个家庭。
刘辟强一系都把持着汉朝宗正的权力,几乎没有出现过权力的真空,哪怕是历经王莽篡位、刘秀平定天下等时期,刘氏皇族在整个皇室中的地位依然无可动摇。
作为西汉楚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刘交在历史上地位甚高,无论是时人还是后人,都对刘交的为人处世、才学、政绩都予以高度认同,在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连汉文帝亦对其尊重有加。
公元前年,刘交去世,死后被葬在楚王山,之后又有八代楚王也相继葬于此处,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可想而知。
后经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当初恢弘气派的楚王山汉墓经过几千年时光的洗礼过后,早已变成了荒草丛生的破败景象。
直到年1月,这座墓葬才终于重新大白于天下。
那是在年的1月份,当地的一位牧羊者在放羊的时候,有一只羊竟意外地掉进了一个洞口里面。
这是一个隐蔽的洞口,不细心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牧羊者一直都能听到洞底下那只羊慌乱的叫声,却没找到羊究竟掉在了那里,无奈之下,只得报了警。
警察到来之后,在勘察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这个洞口就是盗洞的一个入口。
经过走访调查,警方发现,当地的百姓经常在白天看到有外地人开车到楚王山去“野猎”,推测这些人应该就是盗墓的犯罪团伙。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楚王山下确实有墓葬。
楚王山的主峰海拔.4米,山峰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徐州境内的一座历史名山,因葬有楚王刘交及其后代子孙,故有此名。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北魏时期,楚元王墓就引起了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