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
大学上了思修课后,老师讲了一些观点让我很困惑,例如“说现代女性追求社会上的工作成就,地位是无用的,女生真正的价值是服务好家庭,男生的任务才是在外面打拼,男女婚后女方照顾家庭,男方在外挣钱才是现代应该遵守的正确的家庭框架,认为男女平等不体现在西方尊重女士的礼仪上,那些只是表面,真正的男女平等体现在做好各自的家庭责任上,”他讲了这些我就困惑极了,在我观点中,现代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事业,我思索半天,想不出什么是对的错的,在我概念中,女生婚后依靠男方养活,是很可悲的事情吧?!可是老师讲的似乎……我非常矛盾,求解。
答
詹宏志有句话说的特别好,他说,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偏见,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不容易有偏见的人。题主不妨把这位老师的观点看作是偏见的一种,也就是看待问题的一个角度。
就我看到的现实而言,女生掌管家庭(往往财权在手),保证家庭的平衡,男生在外打拼,小两口与父辈们相处融洽,孩子健康成长,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似乎这样的女生并没有可以端上桌面的“事业”,但谁敢说她的生活就一定可悲,幸福的大有人在呢!
就拿写过好几本书的蒋佩蓉女士来说,她是麻省理工的博士,但是有了孩子后选择做全职太太,她把自己的家庭(三个孩子+老公)经营得相当好。台湾畅销书作家刘墉,他的夫人也是全职太太,他和太太也相当幸福。光看这几个例子,貌似你老师的观点有道理。但是反过来也可以讲出一大票女生不工作,被婆家老公瞧不起的故事。比如亦舒的小说:《我的前半生》。
一些女明星都把一生的幸福寄托在嫁入豪门上,可命运却很是不同。有人为梁洛施连生三子也无法得入李家而唏嘘,也有人艳羡李嘉欣美梦成真,被豪门一家捧在手心上。都是大美人,命运缘何如此不同?
生活的道路千万条,一个老师的观点怎么可能概括五彩斑斓乃至有时光怪陆离的生活。老师这么看问题,必定有其成长的背景(家庭的,教育的),姑且拿他的观点当成对女性选择生活道路的一个角度即可,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都是不足的。
就是选择做全职太太,每位做这种选择的女生面对的家庭环境也各不相同,有的嫁到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需要应对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的情商可能比在应付一个小单位里的人事关系还要高。若嫁到有钱、有权人家做全职太太,则挑战很可能更大。
任何选择都有代价,对他人的取舍如果只看表面,认为自己也得如此取舍,未免僵化机械。
如詹宏志所述,重要的还是,年轻的时候要多听听各种偏见,多看看各种故事,了解人生的种种不得已和种种可能性,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量体裁衣。无论做何种选择,都要让自己开心,而不是“听别人说”、“听老师说”、“听我妈说”。了解各种各样的偏见后,目的是为了自己拿主意。
呵呵,希望我这虚晃的一枪,也算是为你提供了一种偏见。
二
前面那篇问答写于三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