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利国镇党员中心户当好乡村一线急

中国江苏网5月31日徐州讯今年以来,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在充分发挥好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上,不断锤炼党员党性修养,通过广泛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勇于担当,当好服务群众的“勤务兵”。利国镇寄堡村支部委员杨青是一名“90后”村干部,年纪不大但说话干脆利落、做事雷厉风行、工作执行有力。年被选为“党员中心户”后,她更是一门心思放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上。“替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是她的座右铭,日常工作中,她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积极发挥中心户作用。村里建设发展、党建规划,她积极建言,提出合理意见;疫情防控,她常态宣讲、到一线核酸采样;周边群众,定期走访,及时化解多起矛盾事件;关爱困境儿童,她像亲人一样对待,每月无偿送去书籍和生活用品,被困境儿童权学凯亲切称呼“青青姐”……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村里的大事小事,当作个人的“分内事”,让党员和群众真切感受到“办事不用跑、党员家中找,活动不出村、服务零距离”的温暖。甘于付出,当好纾困解难的“知心人”。提起苏征西,利国镇利国村群众都非常信服。作为“党员中心户”,他积极发挥作用,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交流探讨农技知识等,结合走访群众,通过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化解和着力解决,成为村两委一班人的“好帮手”、群众的“知心人”。有一次,他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民付元美患病,家庭生活困难等情况,他便第一时间做好暖心服务工作,送去米面油等爱心物资,后又向所在村党委报告跟踪解决,在利国村党委的带动下,筹集爱心慰问基金元,付元美感动地流下了热泪。“正是有了像苏征西这样的党员中心户,他用无私的付出、接地气的举动,让我们的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党的关怀,集聚了人气、凝聚了人心。”利国村党委书记胡海峰介绍。乐于奉献,当好浇灌爱心的“耕耘者”。在利国镇万庄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教师奔波在教室的身影,他就是高修洲。提起高修洲,大家都啧啧称赞,他不仅是一位有着40年教龄的老师,还是利国镇马元村的一名资深“党员中心户”,他在学校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户内积极联系党员15名、联系群众名,定期组织党员学习政策、法规和党的理论知识,开展志愿公益活动,主动为周边群众服务排忧解难。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他自发义务免费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把自家客厅打造成学习课堂,倾心教育,真情奉献,至今累计无偿辅导教育孩子余人次。下一步,利国镇党委将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抓好“党员中心户”的扩面提质增效工作,不断完善党员中心户工作机制,让党员和群众情感上同频、步调上一致,激发促进发展的磅礴合力。(魏琳娜高贤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yw/14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