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大梦想山西万荣雄心勃勃打造华夏

小县城大梦想!山西万荣雄心勃勃打造“华夏文化第一县”

+

“汾阴之民,性善诙谐,滑稽多智。”这是县志里对万荣当地民风的记载。

也许,许多人之所以知道“万荣”,更多是通过当地的一个水泥厂。

那个水泥厂的名气大,大得叫人津津乐道。故事是这样的——

那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上兴起了名片热。万荣一位水泥厂厂长别出心裁,在名片上他本人名字前头冠上四句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山西省委万荣县,地方国营水泥厂,支部书记兼厂长”。

为了表示诚信,这个水泥

厂厂长还特意在他的名字下方盖了个大红印章。这个异乎寻常的名片,后来也真地出了名。不但被广为传诵,而且还成了新时期万荣笑话的代表作。

通过一个简单的笑话,不难看出万荣人的“争”功夫。

其实,万荣人不仅仅要做全国知名的水泥厂,他们还要把万荣打造成“中华笑城”,当“中华笑城”目标实现以后,万荣人的“争”劲儿又上来了——他们要把万荣县打造成“华夏文化第一县”!!!

那么,万荣都有哪些文化能代表华夏文化,并堪称第一哪?

从地理位置上说,万荣地处三晋西南,紧邻黄河,是汾河和黄河的汇合处。而这两条“母亲河”的碰撞,在万荣大地上孕育出了古老的黄河文明、上古传说。

万荣庙前汾河入黄口。

站在万荣县境内的汾河堤坝上放眼望去,但见河道纵横,一股小水顺着黄河的东侧静静流淌,最终融入涛涛黄河。

这样的地理区位造就了万荣文化的独一无二。

这里有一座集皇脉、国脉、文脉、人脉于一体的后土祠。

“这座后土祠是中国土地文化的发源地,汇集了大地文化、黄河文化、青铜文化、根祖文化、社稷文化。”三晋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杨子英说。

后土祠,坐落在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县城40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脽”。

“脽”的含义是臀部。有传说,女娲就是在这里取黄河合着汾河的水,用汾阴脽的土来抟土造人的。

自轩辕黄帝“扫地为坛”后,公元前年晚秋,汉武帝刘彻来到黄河与汾河的交汇地汾阴县(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祭祀后土(土地总司神),泛舟汾河,欢宴群臣。面对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景象,汉武帝慷慨高歌,写下了“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这首千古绝唱《秋风辞》,且一直被咏诵至今。

万荣飞云楼

秋风楼,因楼上藏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成为后土祠内的压轴之作,也是闻名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记载,汉武帝刘彻曾先后五次(也有说六次或八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三次祭拜后土,至宋元,历史上共有八位皇帝二十四次祭拜后土祠。

纵观中国历史,后土祠和秋风楼,早已被深深刻上历代帝王的印记。明代之前,后土祠一直是皇家庙宇。有当地研究者称,万荣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不但是海内祠庙之冠,还是北京天坛之源。

在今天的后土祠内,保存着一座全国唯一的“品”字戏台。“过亭台”“道家台”“佛家台”,是三教合一相互交融的见证,也是晋陕豫三省经济文化融通交汇的见证。

万荣花鼓:脚踏头顶腰间系,满天花鼓彩云飞。

除此之外,万荣还有李家大院等10处国家级保护文物;有荆村遗址、北辛舍利塔等3处省级保护文物;有万荣笑话、董永传说、南景花鼓、西村抬阁、软槌锣鼓等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后土文化、锣鼓杂戏、琉璃工艺制作等1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厚重的文化资源,让我们不禁为万荣赞叹。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万荣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刚刚起步,自我发展的能力还不强,怎么才能打造成“华夏文化第一县”?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深挖历史文化才能提升城市的影响力、软实力和竞争力。”万荣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鹏凯说。

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克勤认为,万荣县政府要提升三种能力:创新观念的能力、整合动员能力、优化配置能力。唯有做到如此,方可让万荣县成为华夏文化第一县。

能不能成为“华夏文化第一县”,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赞赏

长按







































苯酚的危害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ys/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