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扬州西部文明播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她美丽而又神秘,她迷人而又可爱。“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些耳熟能详的诗歌让扬州为世人所熟知,也让世人对扬州充满向往。然而在公元年以前,现在的扬州与古“扬州”并没有多大联系,甚至一点联系都没有。

五百万年以来,扬州泰州地区经历过大地震颤、火山喷发、海潮侵袭、蜀冈堆积、平原沉积等神奇身世,有过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碧蓝的湖泊等壮美风光,曾经是大象故乡、虎豹猎场、麋鹿乐园。我们惊叹于这些神奇历史的同时,怀着敬慕之心,去重新审视这片原本认为熟识的土地。今天,我们将去发现扬州,揭秘你所不知道的扬州,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扬州地区的前世今生。

五百万年前,这里曾是火山活跃地带,是生命的禁区。在太平洋板块对亚洲板块的强烈挤压下,地下的岩浆取道大断裂边缘的支断裂,在这一地区喷涌而出,形成大面积火山地貌。

今天,如果从高空俯瞰扬州,在西部还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山丘,其中仪征和高邮地区大小铜山、捺山和神居山等山头,就是古火山留下的遗迹。

一百多万年前的扬州,又是另一番景象。远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连绵的群峰,山坡上长满了盛开着的五颜六色的鲜花,近处,草原广袤,翠绿的灌木丛散落其间,野草青青,花香阵阵,草原深处的几处湖水波光闪闪,山水之间,白云飘飘。林木葱茏,生机盎然。泗洪兽(类似河马,在六合和泗洪都发现其化石)、淮河象、大唇犀、原大羚、蝙蝠、印度熊、似大密齿獾等都在这里栖息,老虎、狼、豹子也在周围活动。

在六十多万年前,东亚季风气候才开始形成,古长江和古黄河开始发育,早期独立发展的古长江、古黄河各原型河段逐步连通,统一的古长江、古黄河水系逐步形成。于是,这两条江河不分时刻地向东奔流,开始孕育古老的华夏文明。

20万年前,那时气候跟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还是亚热带干旱性的草原气候,跟今天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的地貌气候条件非常相象,气温要比现在高,雨量比现在充沛,非常适合象群的生活。

那时的扬州地区,河流纵横,草木繁盛,到处都郁郁葱葱。淮河象是这里的主人,他们都是庞然大物,却十分温顺,吃的是树叶、树枝和嫩的树干与树根,过着群居的生活。虽然淮河象的敌人很多,老虎、狼、豹子在周围活动,但它们很团结,遇到攻击,公象会用门牙毫不留情地刺穿敌人的肚子,淮河象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10万年以后,原本温暖的气候,突然变得奇冷无比,淮河象逐渐进化为披着长毛的猛犸象。在宝应,先后发现了淮河象和猛犸象牙化石,扬州也许就是大象的故乡。

蜀冈,就形成于这一时期。在高邮、兴化、盐城、泰州、南通等地区都发现有麋鹿角化石,说明冰期寒冷时节扬州地区还是分布有广阔的针叶林,一直到解放前,在仪征东部白羊山上还保留有大片以松树为主的原始森林。

距今约四五万年,下草湾人已在这一区域活动,他们在蜀冈之上打猎,在长江之畔捕鱼,过着无忧无虑的渔猎生活。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了,结束了饮血茹毛生活,进化为真正的人。他们开始用火攻和集体协同作战去捕杀成群的动物或大型动物,敢于袭击老虎、狼等猛兽,也能捕猎巨型猎物——猛犸象。下草湾人开始主宰这里的一切,也将创造出更为发达的人类文明!

50年代,在广陵区凤凰河流域发现了新石器文化遗址。70年代在新城龙河地区发现埋葬地下的石器,如尖状器,砍斫器、刮削器等都是采集渔猎工具。表明新石器时期,这一带的人们就开始用石锛、石斧、石镰等工具从事种植活动。用石箭头、石矛头,陶制的网堕等捕食动物和鱼类。

但,年前,由于西部冰川大量消融,长江、黄河、淮河洪水泛滥,海水沿古长江河道涌入古扬州平原,狂涛骇浪,冲毁了曾经的家园,此时的古扬州已成为古海湾的一部分。

年前后,海水渐渐退去,在蜀冈以南冲积平原没有形成以前,长江北岸的江岸线曾直抵蜀冈南沿。古三阿之地,即今高邮湖所在的区域,传说就是唐尧的活动的中心,他们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创造了扬州灿烂的古老文明。

商周时期,蜀冈是长江北岸的阶地,土地平旷,北有溪河汇注的雷塘提供水源,适宜城市聚落兴起。居住在扬州的居民被称为“淮夷人”,他们在这里建起了一个部落国家——干(音hán)国。他们在大小铜山一带活动,他们学会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开始用它来制造工具或武器,扬州地区进入青铜时代。

公元前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修筑邗城,从此仪征市新城镇境内的旧城慢慢被废弃,邗城成为现代扬州城的原点,步入历史的长河。

汉朝时“扬州”泛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今天的扬州地区则是刘姓诸侯的封国所在,涵盖了高邮、仪征、天长和宝应等地区。

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期,战火不断,兵燹连年,给扬州造成巨大创伤,也孕育了新生;经过北方移民大规模开发,扬州的主城区南移到长江冲积平原之上,扬州历史剧便在这更广阔的舞台一幕幕演出……

年4月,隋灭陈后,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治所就在今天的扬州。到了唐代,扬州之名才最终固定下来,并成为其专名。这才是我们今天所认知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

唐末,江淮大乱。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扬州受封吴王,扬州为吴国都城。年,南唐取代吴国,迁都金陵(今南京市),改扬州为东都。

宋时,扬州属淮南道,仍为省级行政中心。年,靖康之耻之后,无论是金人,还是后来的蒙古人,都疏于对黄河的治理,放任自流。黄河水灾连年不断,最终在公元年,黄河水道彻底改为南流,这将深深影响到包括扬州地区在内的整个江淮平原。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设置扬州大都督府;年,朱元璋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不久改为淮海府,隶属江南行中书省。

年以前,黄河、淮河都有自己的入海通道,扬州河晏水清,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瓜果飘香。古运河和东西向的运盐河及一些不知名的小沟、小河穿行其中,一派水乡田园风光。

由于黄河的泥沙含量太大,黄河河床不断淤高,黄河和淮河入海通道逐渐淤塞,黄、淮、运河的水位日益抬高,先民们不得不不断延长、加高、加固大堤,不断抬升了水位,使洪泽湖、宝应湖、高邮湖、白马湖和邵伯湖水域面积扩大,逐渐变为悬湖,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的烟波浩渺的串珠状湖泊群。

清顺治二年(),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公元年,黄淮同时发生大水,洪泽湖南端蒋坝附近大堤决口,洪水经三河流经高宝洼地、芒稻河,在三江营入江,形成了淮河入江水道,扬州东部与江都之间,成为行洪区。每年洪水季节,这里完全被淹没;洪水过后,家园被毁,一片狼藉,成了一个荒草滩,人烟稀少,荒凉冷落。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扬州府”被废除了,改为了江都县城。

年1月25日,江都县城(扬州)解放。27日,设立扬州市,扬州成为苏中行政区扬州行政专区专员公署驻地。

解放后,开始了对淮河系统治理,到年,先后建成廖家沟万福闸、运盐河闸及邵仙闸洞、芒稻河闸及船闸、古运河瓜洲闸及套闸抽水站、太平河闸及金湾河闸等一系列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彻底改变了汛期洪水横溢的状况,从根本上消除了洪水隐患,如今的里下河平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年3月,扬州地级市形成,辖泰州市、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等9个县市。

年8月,原由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

年11月13日,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从此,扬州市的行政区域才最终确定下来,形成今天的一市三区三县市的格局。现在所说的扬州市,地处江苏腹心地带,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南京相望,北与淮安、盐城接壤,东和盐城、泰州毗连,西与南京六合、淮安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地理坐标在东经°01′至°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辖广陵、邗江、江都4区,高邮、宝应和仪征3个县市,面积平方公里。

此文版权为钱进所有,未经作者同意,切勿转载!文章出自《发现扬州》。文章配图,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扬州家谱网今日(编辑:金大中;主编:黄兴桂;审核:陈志海)原创美文征集中。

作者/来源:扬州家谱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ys/1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