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年生,山西万荣人。长期从事新闻、史志、文化写作研究、编辑等工作。现任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荣笑话省级传承人;运城市诗词学会会员;后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县诗联、作协、笑协等顾问。著有《万荣史话》《万荣古今名人》《万荣笑话探源》《史海觅珠》《嵋岭走笔》等著作。曾被评为我县修志模范、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获县十大宣传文化功臣、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老有所为模范等称号,其名已录入多部辞典。
说到“万荣文史第一人”,解放当仁不让。上世纪八十年代,解老挑起了我县税务志主编的重担,通过一年多的苦心钻研、虚心请教,长达10余万字的《万荣税务志》成为了他修志工作的开端。
解放:当时我接到任务以后,我就找了好多修志的业务书籍熟悉业务,因为志书不同于其他文体,它有它特殊的体例、特殊的语言,经过一年的时间,内部出版印行,当时比较受到好评,临猗等好些地方还借鉴我们。
这之后,修志、编史、撰写报告,解老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文史修订生涯,他先后为财政、工商、统计、城建及乡镇企业局撰写组织史和专业志书,撰写农业合作化史册、评讲土地案例,编写万荣风土民情录,各行各界历史文化在解老的丹青妙笔之下详实、鲜活,解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万荣县志》作为社会各界认识万荣、了解万荣的大型综合性典籍,解老通过数年的不断摸索、大胆创新,使这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地方史书绽放异彩。
解放:当时,文艺创作创新,县志、史志也应该创新,七大编按照当时的情况,不能全面地反映县志的情况,县上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变化,我就着手拟篇章、篇目,形成36卷多卷体的篇目。县志出版了以后,被评为国家二等奖和山西省特等奖。
万荣笑话作为我县土生土长的民间口头文学,将这一幽默之花发扬传播,成为了解老等一批文化工作者的创作源泉。年,他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万荣笑话传承人。
解放:笑话的特点幽默、滑稽、诙谐,显示了万荣人的聪明才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很大作用。90年代,我编县志的时候,就把它编入了县志,使它进入了高雅之堂。
记者:我现在手里拿的这本《万荣史话》,是解老历时四年,于年出版发行的,这部集思想性、文学性、史料性与可读性为一体的地方史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解放:《万荣史话》一共写了81回,用章回体的文艺形式写史料,从开天辟地到农业合作社,反映万荣的历史、万荣的英雄豪杰、文人学士,以人惜事,根据人物的出场把这一阶段历史写进去,从这个人体现历史。
解老告诉记者,历史是见证地域文化的载体,传承历史、发展文明,每一个文化创作者义不容辞。世纪初始,身为《万荣人》报社编辑的他,就自觉融入了提升万荣旅游知名度的大潮,他先后发表《中华民族之根、炎黄子孙之源——后土祠》的长篇文章,编辑出版孤峰山、飞云楼的小册子,承担起晋商文化李家大院的史料收集和考证工作,解老在忙碌中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放:九十年代初,县委县政府提出旅游立县,我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宣传文章,这对宣传万荣、提高万荣知名度、扩大万荣影响力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作为万荣人来说,作为万荣文化界的一个老兵来说,尽了绵薄之力。
记者:解老曾在《修志感怀》诗中这样写道自己:“不迷资料不迷人,沙里澄金惟求真。常为一字争红脸,震得屋顶欲落尘。”解老于年进入了《万荣人》报社,这一干就是16个年头,他凭着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生性耿直、作风正派的为人品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
解放:我一生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去做,从来不马虎、一丝不苟,在真理面前我认准了的时候,我有充分理由的时候,我绝不谦让,我一直坚持到底。
“道路坎坷情不老,德行纯正笔生辉”这幅大写的楹联悬挂在解老家中的显眼处,这更是他奋斗在文化战线半个世纪的动力源泉。如今的解老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但他却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他身上永远涤荡着一股激情,透射着浓郁的万荣精神。他还经常参与社会一些诗词楹联、史书刊物等文化创作,以其学而不倦、笔耕不缀的治学品行亘古常青。
注: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打开 点右上角+添加朋友→ 搜索“wanrongyinxiang”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了解近期万荣资讯wrtvxwb. 最好附有图片或视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