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苹果”正在参加“全国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
6月29-30日,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在扬州举办。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联合中国工商报开展“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我省“万荣苹果”地理标志作为具有代表性的30个案例之一,参加此次评选。
投票截止至年6月17日0时。
万荣苹果:小水果带动大产业
——万荣苹果地理标志商标富农和精准扶贫案例
一箱箱品质优良、包装精美的苹果,贴着万荣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是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的名片。年,这张代表着中国苹果生产高水准的名片,被美国人收下。6月2日,中国苹果出口美国首发式在万荣县举行,这是中国苹果首次出口美国。据悉,美国是全球检验检疫措施最严格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一直禁止进口中国苹果。今天,万荣苹果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了相当大的知名度。在率先登陆美国之前,已经销往澳大利亚、阿联酋等30个国家。这次能代表中国苹果率先进入美国市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其背后是一流的品质。“俺们这果子,在其他地方都种不出来!”万荣人骄傲地介绍着。“一个万荣的苹果,一切六瓣,你慢慢品味,感觉可好了。吃一瓣清脆爽口,吃两瓣甘甜醇美,吃三瓣齿颊留香,吃四瓣沁人心脾,吃五瓣通体舒泰,吃六瓣余味悠长。”“万荣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农民又下功夫,所以生产出来的苹果色泽好、个头大、味道香。”万荣县王显乡范家村支部书记范世锁说,他种了26年苹果。据介绍,万荣县苹果产区海拔-米,属黄土高原,日照长,温差大,加上土壤中矿物质含量特别丰富,是世界上优质苹果生产最适宜栽培带中的最佳生态区。万荣苹果,看起来红、光、亮、美,吃起来香、甜、脆、嫩。经检测,万荣红富士苹果可溶固形物含量达到15%左右,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决定苹果口感的糖酸比这一指标,达到黄金比例。大产业圆了农民增收梦在万荣,许多苹果上都贴着万荣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谈及到合力推动果业发展时,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任大伟是这样说的,“现在地理标志商标可以授权万荣境内所有涉及苹果生产的企业、专业合作社使用,要共同打造万荣苹果的驰名品牌”。“万荣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果业大县,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苹果20强县’。”万荣县县委书记李尧林介绍说。“在万荣,果业是万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一组数字能够表明苹果产业在万荣的分量。截至年年底,万荣县多家苹果仓储企业、专业合作社、电商申请办理万荣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许可协议,全县统一箱装鲜果包装和分级苹果标贴,推广使用覆盖率达60%以上。万荣苹果地理标志商标的宣传带动了万荣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县苹果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有汇源果汁、中鲁果汁、乐万家罐头等苹果深加工及果品贮藏企业余家,形成产、贮、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不仅如此,在苹果衍生产业上也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果木香菇产业,变废为宝,将废弃的果树枝加工成菌棒,栽培香菇,目前全县香菇产、销、加工于一体的天天香公司,年全县生产菌棒万棒,产值达到0万,解决剩余劳力人,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万荣苹果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当地电商的发展,政府为此专门成立电子商务协会、物流集散地等系列政策扶持,扩大万荣苹果的销售渠道以及解决富余劳力,截至年年底使万荣网军规模达多人,微商达户,解决剩余劳动力1万余人,年一年仅通过微商、网店渠道销售苹果就达多万公斤,年果农人均纯收入为元,全县依靠果业产业脱贫户,带动多贫困户新栽苹果余亩。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工商系统商标富农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为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商标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动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商标进行商标富农和精准扶贫工作,助推“三农”经济发展,我局提出以下商标富农工作措施:
一、挖掘特色资源,大力加快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步伐。
(一)开展资源普查,制定发展规划。要围绕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和产业优势,对本地区地理标志资源状况、数量、类型、品质特征、生产、加工、流通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从中挖掘出符合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条件的特色资源,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
(二)注重横纵联系,促成申报合力。要加强与农业、畜牧、文史、县志办等部门的业务协作,发挥其熟悉产业发展和历史沿革的优势,深挖商标潜力和文化内涵,积极搜集整理地理标志商标的申报资料,鼓励、引导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知深度。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实例,大力宣传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保护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和推广普及地理标志商标的有关知识,努力提升当地政府对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富农和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切实了解地理标志商标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营造有利于地理标志商标富农和精准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使用管理,大力培育地理标志优势产业。
(一)强化商标指导,提升运用能力。要指导注册人和被许可使用人规范使用地理标志商标,严格按照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管理章程的要求,统一规范使用、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合同范本、统一要素标识。指导地理标志商标使用人走“科技兴农”道路,引导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强产品竞争力,确保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在惠及更广区域、更多农民的同时,保障其特有的资源和品质优势。
(二)发挥协会作用,形成产业链条。要切实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制定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标准和生产规程,开展地理标志商标产地条件的评价和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引导支持企业和农民规范生产和经营地理标志产品。鼓励采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商标”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地理标志商标为纽带,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链条。
(三)加强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对已申报成功的地理标志商标产品要加强基地建设,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通过制定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管理手册和地理标志使用管理规则,形成一系列的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管理制度。实现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产业统一基地标准、统一生产规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形象、统一包装标识销售等管理机制。
三、加大保护力度,大力增强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效应。
(一)注重品牌培育,发挥品牌效应。
要紧紧围绕本地区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统筹制定本地区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现状,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建立商标品牌培育梯队。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二)加强商标保护,维护合法权益。
要加强对地理标志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查处侵犯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及擅自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行为,保护地理标志商标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不断强化专业协会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农业品牌发展、商标富农和精准扶贫的主体。
(三)树立典型示范,发挥商标效益。
各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和使用人的具体指导,引导企业完善商标使用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每年要对监督管理到位、商标使用规范、产品质量稳定、品牌知名度高的地理标志商标开展推广示范活动,对被列入推广示范名单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建议各级政府可给予一定奖励。在“十三五”期间,形成一批较高知名度的地理标志商标。到年,全省力争每个县拥有一件地理标志商标。
(四)加强协调配合,大力构建地理标志商标工作新格局
1.积极主动协调,争取多方支持。各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请示汇报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地理标志商标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将地理标志商标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精准扶贫工作中,及时协调解决地理标志商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出台相关鼓励、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地理标志商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认真履行职责,当好参谋助手。各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商标监管主管机关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牵头部门,在促进地理标志商标富农和精准扶贫工作中责任重大,切实履行好商标监管和牵头职责;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积极参与研究制定本地地理标志商标发展规划,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富农和精准扶贫工作。
3.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优质服务。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人作为地理标志商标管理的具体执行者,要组织好、管理好、使用好和保护好地理标志商标,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商标主体作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提供优质服务,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能,为推进商标富农、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标时代知识产权助力农业,服务山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