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红富士苹果地方标准全国领先
“我们万荣苹果,走的是一条品牌打造之路……红富士地方标准正式发布,是目前国内第一份红富士苹果的地方标准,从生产技术、质量等级、规格要求、包装标识、运输储藏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指标要求和规范标准,全面落实这个标准,服务果业发展,擦亮我们苹果品牌,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市场话语权和价格主导权。”前不久,在万荣县红富士苹果地方标准上海发布会上,万荣县委书记李尧林如是说。
经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严格评审,万荣红富士苹果地方标准获得批准并公布,这表明万荣红富士苹果从此步入了标准化生产的快车道,这项标准在全国水果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黄河金三角区域,东有稷王山与闻喜、盐湖区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韩城相望,南同临猗接壤,北与稷山、河津为邻,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种植水果50万亩,其中苹果35万亩,葡萄、桃、梨等其它果树15万亩,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新红星、金冠、嘎啦、金苹果等。境内丘陵、沟垣齐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平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土壤中矿物质含量丰富,农业生态条件优越,发展水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世界上优质苹果生产最适宜栽培带中的最佳生态区。万荣生产的苹果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色鲜艳、果味独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到15%左右,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近年来,万荣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果业富农”战略,通过八大行动,全方位推进果业发展。一是千名干部搞示范,八万果农跟着干;二是百名专家摆擂台,万把剪刀进果园;三是请名人、建名园、产名果、创名牌;四是实施绿色果业行动计划;五是模式化管理、无公害生产、规模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六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果业发展平台,把握世界脉搏,实现了国际营销链接;七是实施优质苹果生产三改六配套工程,提高优果率;八是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果业发展步伐。连续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半数以上都来自果业,果业是万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在发展有机水果上,万荣县坚持政策带动、保障跟进,通过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统一的农产品投入、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和品牌包装销售,进而带动全县有机农业大发展。同时,该县还建立了10余个规模化苹果批发市场,对余名果业经纪人进行培训并引导帮助他们办证营业;有余个果品专业合作社、果业协会在上海、北京、扬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或较大城市设立了代理店、专卖店或超市专柜,将万荣文化果、富硒果、金苹果和善果、正果推向市场,发挥了品牌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
独特的地理特性,造就了万荣苹果与众不同的品质。万荣苹果曾蝉联第三、四、五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指定为唯一专用苹果。7年,万荣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定为“全国苹果二十强县”;8年,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南张、王显、高村三个乡镇被评为“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百强乡镇”。“孤峰山”牌苹果在9年中国国际果蔬展览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年在全省第一家获得了出口加拿大的“绿卡”,年代表山西省成功进入澳大利亚国际水果高端市场。年,万荣文化果荣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在首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上荣获“绿色环保奖”,产品被商务部选送到阿联酋参加国际特色商品展。年,“万荣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万荣还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级出口水果安全示范基地。
去年6月2日,侯马检验检疫局对首批20.2吨万荣苹果实施了严格的检验检疫,确认符合美方要求,启运发往美国。这是万荣苹果出口美国的首份检疫检验证书,也是自美国允许进口我国苹果以来,中国苹果首次出口美国。运城市政府在万荣举行了首发仪式,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副司长陈茂盛与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清宪,为首批出口美国的万荣苹果首发车揭幕。截至目前,以万荣苹果出口为主的运城苹果已出口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8个国家,出口数量增多,连续实现爆发式增长。
万荣现有北京汇源集团万荣有限公司、华荣果业有限公司、万荣中鲁果汁公司等涉果龙头企业及果品贮藏企业80余家,机制冷藏能力达到8万多吨,果汁加工转化能力可达到35万吨,初步形成了产、贮、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图文:王轶丹)
稿件来源:万荣县《笑城名片》杂志年第一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