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师说教育科研须匠心

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18.html

每一段文字都是作者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请您静心聆听,定会受益匪浅。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建丹凤

教育科研须匠心

4月份工作室研修的主题课题申报和行动研究,吸引了许多不属于当期研修学员的老师前来蹭讲座,教室里座无虚席,过道上也挤满了前来听课、学习的老师。还记的,上一次研修结束后,我很快就提交了研修反思,是因为我在研修的时候有意留心我要写什么内容,回来后基本当天就构思的差不多了。4月份去工作室研修时,我还带了笔记本去,雄心勃勃地想着当场完成研修反思。但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尽管非常认真地学习和记录,但是一直都找不到反思的切入点。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到了我最感兴趣的科研话题反而找不到反思的点了呢?思考之后,觉得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01

沉迷理论知道,忽视实践转化

刚开始,我觉得是我的执行力不够,不能自律地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渐渐地,我发觉执行力不够只是表面或者说众多因素中一部分。最为本质的原因可以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概括。一直以来,我就非常地好学,也非常地喜欢科研,可以说是一个乖乖女,三好学生。因此上大学时,我上课也非常认真地听,院系只要有学术类讲座我也主动参加、认真记笔记,因此论文写作及课题申报的一些普适性的流程和框架等等都非常地熟悉。4月份课题研修讲座时,讲到一些申报书的填写流程和框架要求,我都还算清楚,也能及时地与王老师互动,甚至有时还非常精准地接王老师的话。如此,给人一种我很懂的假象,而这种假象也在我的一次次准确回答中,同伴的认可中得到了自我认识的强化,感觉上自己知道的很多。其实质上皆是假象和虚幻。因此,深刻认识到理论知道不等于实践做到。因为理论是基础,是公共的,是大家的,而实践是结果,是个性的,是创新的。同时,教育科研实践需要一颗匠心,在教育实践中走过理论坚持、理论探索、理论质疑、理论发展,最终成就理论自信。

02

只看结果,忽视过程

通过阅读大家文章,看到大家的理论成果,先进、精炼、深刻、系统。比如:在阅读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和其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论文专集时,惊叹李老师的文章内容详实、文字朴素却内涵丰富、逻辑清晰而提炼精美精准。于是就认为自己写文章要向李老师学习,甚至是找一个主题模仿李老师的写法写一篇文章,因为好的文章始于模仿嘛!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做科研就是要做这样的科研,没有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总想着要写文章就要写像大家一样的文章,论证严谨,实验设计合理,结论严谨清晰,数据详实。因此,总看不上自己写的文章,总想着等想好了再写,或者是再多看一些文章再下笔。通过研修学习,我意识到一直以来都只看到李老师现有教育成就的结果,而忽视了李吉林老师的教育科研过程,她也是经历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情境学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系统,从局部到全面,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我只看到了表象,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就是缺少老子所说的“道”。任何不遵从规律和“道”的行为都是不科学的。因此,在今后的教育科研中,我要刻意降低起点,在一个个小课题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在一个个小的教育课题实践中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研究体系。

03

忽视课堂教学,以本写本

“好论文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对于一线教师的科研来说,这里的“做”,不仅指真实地开展教育实验研究,更指用心设计一节节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地记录每一次的典型事例和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基本功的不扎实,一直是我论文写作中的绊脚石。正如王芳老师所言:“课堂既是教育智慧之源,又是教学成果之源,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模式、思想、主张等无不脱胎且形成于课堂实践之中。”因此,课堂是体现教师生命价值与样态的地方,是镌刻教师职业印记与标志的场域。在今后的教育科研中,把更多“功夫”花在课堂上,扎根课堂,生命不息、实践不止,定能日有渐进。

04

留一点闲暇给科研

当下的教育工作环境,教师受到生活压力和现有职称制度的影响,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往往会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为了科研而科研。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稀缺心态下的职业发展其实浪费教师很多精力。古语有云:“心当逸而劳,身当劳而逸”,在这里理解为:心灵应在闲适、自由的时候思考问题、开展工作;身体应在感到疲劳的时候进行休息和放松。教育科研是一项脑力劳动,因此需要在心灵安静、舒展的时候开始工作。正如学者肖川说:“理性的顿悟,灵性的生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创意,往往在闲适轻松时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因此,当教师的心灵不被过于功利的心态裹挟时,我们才有可能生发智慧,做出有价值、有创造力、有趣味的教育科研。最后,教育科研需匠心,所谓“匠心”,就是专注投入、遵循规律、脚踏实地、立足本真、刻苦钻研、打磨技艺、摒弃功利、享受过程。作为教育者,所谓的教育科研匠心就是在教育科研中努力坚守教育本真、真研、真教、真反思。

供稿:徐州市边鼓边舞教育工作室建丹凤

编辑:王秀华

审核:李晓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xw/1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