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介绍了茅莓,今天再介绍一种叫蛇莓的植物。蛇莓在孤峰山区域的沟底,山坡可以见到,由于是多年生植物,我看见的植物不少,一直与果无缘。
蛇莓适应性强,对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我在孤峰山的路边干硬的土地上就发现不少植株,生长不错,可惜没有发现果实。
蛇莓是蔷薇科植物,与草莓很像,果一般比草莓小。植物特征描述有“小叶通常3枚,罕有5枚”。《中国植物志》电子版“蛇莓”引用图片有多张照片,只有一两张是小叶5的照片。但是我拍摄的照片大多数是小叶5枚的,这与群落有关,我也有小叶3枚的照片。
别名很多如:鸡冠果、野杨梅(《救荒本草》),蛇藨、地莓(《本草会编》),蚕莓(《纲目》),疔疮药、蛇蛋果、地锦(《植物名实图考》),蛇泡草、三皮风、三爪龙(《分类草药性》),一点红(《岭南采药录》),老蛇泡(《贵州民间方药集》),蛇蓉草、三脚虎、蛇波藤(《福建民间草药》),蛇八瓣(《安徽药材》),龙衔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小草莓、地杨梅(《陆川本草》),蛇不见(《江西民间草药》)。
《中国植物志》记载“全草药用,能散瘀消肿、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茎叶捣敷治疗疮有特效,亦可敷蛇咬伤、烫伤、烧伤。果实煎服能治支气管炎。全草水浸液可防治农业害虫、杀蛆、孑孓等。”一般认为蛇莓是一种有毒植物,多数中药书记载“有小毒”,草水浸液可防治农业害虫、杀蛆、孑孓等。但是有人进行动物实验,给小白鼠口服服和腹腔、静脉注射均未见异常和中毒。
蛇莓作为中药使用,最早记载见于《名医别录》,使用的是“蛇莓汁”:“大寒.主治胸腹大热不止”。这里的蛇莓汁是成熟蛇莓果压汁?还是全草压汁?李时珍的说法是“本草用汁,当是取其茎叶并根也”;说的是用全草捣汁。现在本草书都用的是全草,全草易得,蛇莓果太难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蛇莓根单独提出:“水中毒病︰蛇莓根捣末服之,并导下部。”
从历代本草著作和医书看,蛇莓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痢疾、蛇头疔、白喉、咽喉肿痛、痈肿疔毒、瘰历结核等。
上二张图片,借用《中国植物志》图片看果。遗憾是我没有蛇莓果照片,万能的网友一定会补充的。
一、蛇莓《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甘、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白喉,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经过多;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伤,眼结膜炎,疔疮肿毒,带状疱疹,湿疹。亦可试治癌症。并可用于杀灭孑孓、蝇蛆。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
临床:用于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可配蒲公英、地丁草、野菊花、夏枯草等药同用;用于癌肿,可配合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等药同用;用于水火烫伤,可配虎杖根同用。
二、蛇莓根:(中华本草)
苦、甘;寒
肺;肝;胃经
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热病,水儿惊风,目赤红肿,痄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热毒疮疡。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上图:蛇莓根又“膨大”部分。
三、扩展阅读:《本草纲目》(节选)
时珍曰︰此物就地引细蔓,节节生根。每枝三叶,叶有齿刻。四、五月开小黄花,五出。结实鲜红,状似复盆,而面与蒂则不同也。其根甚细,本草用汁,当是取其茎叶并根也。仇远《稗史》讹作蛇缪草,言有五叶、七叶者。又言俗传食之能杀人,亦不然,止发冷涎耳。
汁:
甘、酸,大寒,有毒。
胸腹大热不止(《别录》)。伤寒大热,及溪毒、射工毒,甚良(弘景)。通月经,旧二,新一。口中生疮,天行热甚者︰蛇莓自然汁半升,稍稍咽之。(《伤寒类要》)
伤寒下生疮︰以蛇莓汁服二合,日三服。仍水渍乌梅令浓,入崖蜜饮之。(《肘后方》)
水中毒病︰蛇莓根捣末服之,并导下部。亦可饮汁一、二升。夏月欲入水,先以少末投中流,更无所畏。
作者简介:老陈,中医本科毕业,毕业后医院、医院从事过中医科、外科工作。目前开展内、外、骨科疾病的中西结合治疗。
注明:中医药的单验方虽然有很好的临床的疗效,但是也需要“辨证施治”。如需要使用中药,请咨询作者和中医医师,谨遵医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