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刘法官的耐心调解,让我拿到了全部赔偿款……”近日,铜山区法院审判庭内出现温馨一幕,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在承办法官刘振亚的判后答疑和悉心调解下圆满化解,被告主动将全部赔偿款当庭交付给原告,双方握手言和。
案情回顾:操作工右手卷进机器致八级伤残
//原告李某在被告张某经营的工厂从事操作工。去年年初,李某工作时右手不慎被机器绞伤。事故发生后,医院治疗,住院期间花费的8万余元医疗费均由被告张某承担。经鉴定,李某损伤构成八级伤残。出院后,双方对赔偿款发生争议,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近40万元。
法院审理:依法判决被告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案件受理后,刘振亚法官通过细致的梳理,查明了案件相关事实,并耐心的和原被告双方沟通,考虑事故的发生属于意外,且双方均系同一个村的村民,为了尽快化解双方矛盾,让原告尽早拿到赔偿款,刘振亚法官多次做双方的调解工作,但被告始终心存芥蒂,不愿意调解。
最后,经过审理,法院判决被告张某赔偿李某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近40万元。
判后答疑:“拉家常”式释明终解心结
//“刘法官,我太难了,好好的做生意钱没赚到,还摊上这种事,我们已经承担了所有医疗费,赔偿款也太多了。”收到判决书后,情绪激动的被告张某向承办法官打来了电话,嚷嚷着对一审判决不服,要提起上诉。
“你先平复情绪,仔细听我说。”刘振亚法官在了解张某的困惑后,先对他进行了安抚,并针对他的疑虑如“个人劳务关系中的侵权责任”等问题有的放矢进行解答。在一遍遍的释法答疑、耐心劝导下,张某终于明白了法律规定,也明白了法官的良苦用心,表示服判息诉,愿意履行义务。
判决作出后,刘振亚法官立即联系原告,向其释明法律规定,化解其心中芥蒂,并再次通知双方到庭进行判后答疑。经协商,双方达成和解,被告让自己家属到银行取了部分现金到庭交付给原告,剩余赔偿款当庭以网络银行转账方式汇给原告,案件一次性了结,双方握手言和,并一致感谢刘振亚法官的辛苦付出。
判后答疑工作是人民法院针对已经作出的判决书进行的释明工作,对当事人提出的疑问,由承办法官对裁判的有关程序适用、证据认定、裁判理由、法律规定等向当事人解释、说明,以帮助当事人正确、全面理解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合法性、合理性,能够有效提升服判息诉率,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今年以来,铜山法院精准把握基层法院“准确查明事实、实质化解纠纷”职能定位,加大判后答疑工作力度,要求每案答疑,每判答疑,并将答疑笔录入卷,提高当事人对裁判的正确理解,督促义务人履行法律义务,效果明显,主要审判质量效率指标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