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监管
加大非现场执法力度
“纳入清单的企业免于或减少现场执法检查,不等同于不管不问、降低要求,而是通过实行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和非现场执法等方式,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在“企业接待日”活动中,徐州市铜山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韩明对参加的企业负责人说。
自生态环境部启动建立和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以来,铜山生态环境局积极落实执法正面清单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在全区开展符合清单工作要求的环境执法活动。对照省、市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清单内所有类别、行业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实施动态管理。
铜山生态环境局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主动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监管”模式,依托“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国发平台)和“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省平台),对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非现场检查,指导企业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管理,帮助企业开展环境隐患排查,确保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据韩明介绍,铜山生态环境局积极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措施,对守法意识强、管理规范、环境信用评价高的企业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对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风险高、环境违法频繁的企业加密执法检查频次。
“执法要裁量有度,将执法力量持续向重点任务、难点问题倾斜,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将有限的执法资源集中于主观恶意排污、违法犯罪的企业,争取更好的社会效益。”韩明说。
优化服务
帮企业解决环保难题
“如果不是那次督查,根本发现不了我们存在的问题,感谢你们解决了困扰我们公司多年的难题。”江苏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盛公司)负责人厉芳表示。
位于铜山区的康盛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水处理设施急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铜山生态环境局在一次督查行动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技术人员对康盛公司遇到的问题诊断把脉。
在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公司发展遇到的“难题”后,根据生产工艺及环保要求,技术人员拿出了定制化工作方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升级改造办法,建议公司自建小型污水处理厂。随即多次深入企业现场指导,为企业提供技术标准,开通绿色通道,由专人协助企业办理手续。今年5月,历时27天,康盛公司顺利完成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治污能力大大提升。
这仅是铜山生态环境局优化服务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服务企业,铜山生态环境局开展环保执法走访调研活动,对全区重点排污企业进行走访,采取调研、座谈等形式,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摸清企业发展情况和环保工作情况,对调查发现的环保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措施,帮助排污企业调整发展思路、转型升级。同时抽调专人,成立了技术服务队,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
对环境保护好、治污力度大、环保设施全、主动实施超低排放的企业,铜山生态环境局积极帮助其申请专项资金扶持,优惠信贷支持,优先办理环评。在实施正向激励方面,强化政策供给,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
“我们不再是为了执法而执法,每一次执法、督查的过程,都是我们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加强生态环境执法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铜山生态环境局局长张芒说。
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主管:徐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徐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审核:袁庆柯
作者:周奕莹
End往期
推荐
全省新冠医疗废物实现“日产日清”——奋力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
市纪委监委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展医疗“两废”检查
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严把疫情防控“两废”关
赵兴友副市长在睢宁调研督导水污染防治工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