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交汇点讯中学时代是学生求知生涯的黄金时代,大千世界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成型。在这一阶段的蜕变中,教师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9月9日,“感动江苏教育人物——最美中学教师”推选结果揭晓,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初中部陈梦媛等10位教师(群体)当选“最美中学教师”,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厉业余等10位教师获提名奖。他们不仅精于“授业”“解惑”,更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润物细无声地化解青春期孩子“成长的烦恼”。他们中有的呕心沥血,花费20年时间带领乡村女排走向世界;有的笑对病魔,躺在病床上仍帮助学生和家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的远行千里,为边疆的孩子带来新的希望……他们在三尺讲台上播撒汗水,默默耕耘,毫不吝啬地把阳光洒入每一个孩子的心房,为他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美丽世界。
以爱育人,散发榜样新力量
年夏天,灌云县彭渡小学迎来了一位年轻身影。看着家乡孩子们求知的眼睛,面对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期盼,徐华默默告诉自己,自己的一生从此将奉献给家乡的教育。25年间,从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到灌云县下车中学校长,她在这片乡土上拔节成长,多次放弃了调动的机会。“工作面前迎着上,荣誉面前躲着走”是徐华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她曾先后资助多名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还曾将失去双亲的孩子接回家,无微不至地照顾了4年。寒来暑往,她和孩子们一起晚修早读,耐心陪伴,成为孩子们眼中最亲的“徐妈妈”。
“爱”是最美教师们共同的语言,“坚守”则是他们共同的品格。刘琪和宋爱菊,这对排球姐妹花,她们的人生和乡村孩子“体育强国”之梦息息相关。当初师范毕业双双回到母校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任教时,排球队只有20多名队员。姐妹俩敢闯敢拼,到处“招兵买马”,以军事化管理,高强度、高要求的训练方式,逐渐打响了棠张女排的招牌。自带队以来,刘琪和宋爱菊从来没有过周末和假期,寒暑假都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度过的,每天的工作强度甚至超过专业的教练。她们把全部情感维系在事业上,全部心思都运用在运动员身上。20年呕心沥血、刘琪和宋爱菊在带领棠张女排驰骋全国、冲向世界的同时,也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实现了由健体到育体、育心、育人的华丽转身。
艺痴者技必良,书痴者文必工。自年从苏州大学数学系毕业到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任教后,朱漫丽就把教学当成了一门艺术,深耕课堂、苦练内功,从课时目标的设定、教学材料的选取,到教学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课堂教学行云流水。听过她课的同行赞叹道:“朱老师上课实在太潇洒了,学生被调动得团团转,没有一个思想开小差,有的学生情不自禁站起来听课。”如今的朱漫丽,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子,学生在云端就可以接受她的指导,她的数学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