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是一个自古就繁华的地方,唐宋诗词里面的提到扬州简直耳熟能详,例如烟花三月下扬州,例如十年一觉扬州梦,例如二十四桥明月夜,例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等等,都令扬州驰名天下。
而发展到今天,根据年的城市商业魅力排名,扬州已经是三线城市,而且排名很靠前。而根据年的江苏各城市GDP的排名,扬州排名第7,仅次于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和徐州,号称苏中第一。
那么,扬州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生活体验又如何呢?是否很休闲呢?
一、原来是平原名都
扬州所在江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而靠着大运河,又地处苏中地区,江淮平原的南部,所以这里的地形主要是平原,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境内最高峰为仪征市大铜山,海拔.5米;最低点位于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平均海拔2米。而且这样的地方又不缺水,运河的便利、无崇山峻岭阻隔,令这里商贸兴隆,繁华一片。
而且扬州很大,总面积达到了.21平方公里,这相当于3个多深圳那么大;其中市区面积.68平方公里,而且,湖泊很多,陆地和水域面积比例大致是7.5:2.5。
所以这样的平原地区,特别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而当地的耕地面积也达到了.43平方公里,水产资源也丰富,例如盛产鱼、虾、蟹、蚌、龟、鳖、珍珠、荷藕、芦苇等。
这在地形上已经比别的三四线城市都有了发展优势,至少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时候,无需穿山凿洞,没有那么复杂的施工环境,而令当地的交通和建筑都有优势。
当然,同样是平原居多的地方别处也有,例如河南周口驻马店、安徽阜阳等地,也都是具备农业种植的规模优势,也同样是人口密集之地,只是扬州更加出名,自古便商贸活跃。
二、四百多万人口的三线城市
扬州地方大,又都是平原为主,所以人口也相对来说密集,而经过这么多次的调整之后,现在的扬州有邗江、广陵、江都3个区,高邮、仪征2个县级市和宝应县。
年,当地人口也达到了多万,GDP也达到了.08亿元,而且主要是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拉动,农业增加值占比不到6%。
从人口来看,跟其他三线城市相比总量也不算多,例如周口、阜阳和驻马店这些同纬度的城市,总人口超千万,而且土地面积辽阔,人口也比较密集,同样也大部分是平原,但扬州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占比没有那么高,在另一个指标上,就是扬州的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高,达到了68.20%,这在别的三线城市是比较高的了,上面提到的几个同级别的市,暂时还没达到这样的水平。而且地处苏中,本身江苏就是一个连年GDP排名前两位的省份,所以相对来说发达不少,而旅游知名度更是胜出一大截。
不过或许是地处苏中的位置,所以南下极为方便,这样让当地的一些年轻人外出求学或者工作的时候容易在苏南地区或者长三角其他城市落脚,也就导致了当地的人才外流。
三、越来越多的车和越来越多的游客
扬州的车是越来越多了,在市区和郊区都很常见,因为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当地的交通的完善,在当地,交通行业发展很快,公路里程已经达到了.38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也达到了.68公里。截止年底,扬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辆,其中汽车辆,私人轿车辆,平均每不到7人就有一辆汽车,非常普遍;扬州全市现有机动车驾驶人.23万人,其中汽车驾驶人.97万人。
而且扬州还有机场,方便和别的城市快速来往,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了.0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亿元。当地最出名的就是瘦西湖,也有大运河,号称宜居之地,而且绿化不错。在运河边上走走,看着旁边的仿古酒肆,放慢步伐,更是觉得这里杨柳依依,水润自然。
当然,当地的饮食也是非常出名,号称淮扬菜的发源地,因为自古有很多盐商推动,他们的家厨不断地推陈出新,发扬和继承了刀功和火候,口味也南北咸宜。
扬州的城乡建设还在不断完善。例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修复湿地、植树造林、新增绿地等等。如果是在当地有一份正当职业,拿一份稳定的收入,在当地的生活体验还是很休闲的,早上还能去逛花鸟虫鱼早市,市区漫步很宜人,饮食体验还不错,的确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