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几十万农民,铜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

10月25日,铜山区召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会,

通过现场观摩、分析点评,

展示全区农业发展的改革成果,

引导各地对标找差补短板、学习交流促提升。

(点击回顾)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去看看

咱铜山区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铜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铜山区上下迅速形成支持“三农”工作的浓厚氛围,全区优质粮食、设施蔬菜、高效养殖、林业林果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以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示范带为轴线的“一带三区二十园”现代农业布局基本形成。

“一带三区二十园”现代农业布局

为促进园区发展,铜山制定“一带三区二十园”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形成黄河故道现代农业产业带,西北部高效农业示范区、东南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北部微山湖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一带三区”功能布局。目前,以三堡、棠张、黄集三个省级“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为依托,以久久科技、徐村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现代高效设施园艺集聚区已经形成。建成了何桥优质蔬菜示范区、黄集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郑集万亩出口蔬菜基地、刘集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棠张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新区台上草莓小镇、大许5万亩大蒜基地、大彭镇千亩韭黄基地等。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

按照“压麦、扩稻、减玉米、适当发展小杂粮”的布局思路,压缩低产低效粮食面积,加快园艺作物设施化、标准化。按照“一带三区二十园”产业布局,重点加快黄河故道沿线结构调整,今年落实产调面积6万亩,其中黄河故道沿线3.5万亩。

生产经营规模化程度提升

铜山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复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复种),林果面积达到19万亩,高效渔业面积4.38万亩,现有棠张、新区、黄集三个省级“菜篮子”工程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了“沿湖优质粮食产业园”、“双塔路沿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黄河故道张集、房村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牧原集团万头生猪养殖体系建设项目正在加速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铜山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铜山区制定了《-年铜山产业园区智慧农业建设规划》,建成铜山物联网控制中心,全区大田增加8个智能采集点,全区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新增亩,农业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应用比例达25%。

各类经营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派乐滋食品加强自主研发,研究市场定位,其“种苗选育+新型农业+深加工+物流链+消费终端”的模式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富民通道;伊庄红日庄园葡萄生产加工基地建成江苏首家自主酿造无菌罐装全套深加工生产线,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成为京东情系列红酒唯一代工生产商。

产业融合维度更广

铜山区现有8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加工集中区入驻企业达到40家,全区休闲农业园区点达到个,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新区街道台上草莓小镇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农业+文旅+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培育采摘--休闲食品--创客中心的新型模式,打造各种高端要素集聚流动的开放小镇;黄集镇千亩花海、汉王镇花田花海将花卉产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既打造出美不胜收的风光带,又实现了观光农业增值。

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铜山区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家,农民覆盖率达到80%,家庭农场累计总数达到个。打造园区、基地、示范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带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黄集镇茂鑫农场由村支部书记带头,18个大户加入,农户入股,形成“1+18+N”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刘集镇天观葡萄基地以挂牌上海市果品外延基地为契机,坚持精品路线,打入高端市场,同时以加盟基地的形式推广标准流程生产,带动果品基地0多亩;何桥镇悠然阳光现代农业示范园,以果蔬种植为载体,打造“创意+农业+体验”新型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收,形成现代农业庄园综合载体。

乡村振兴,产业为本。

下一步,铜山各地要进一步加大

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

要让每一个村民实实在在的参与和行动,

打造精品和亮点,

立足铜山全面融入徐州市主城区的战略定位,

打造铜山“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区。

编辑:张煊枫

-END-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xw/1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