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都太讲究效率,每个人都在讲故事抓风口,每个人都有梦想需要追逐,整个社会都在贩卖焦虑。
《一个月瘦了10斤,我靠的是这个》
《我一年读本书,你呢?》
《我,00后,年入百万》
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大家都追求效率和生产力,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约翰·列侬说过:“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慢”是种平衡
如果看过电影《小森林》,你一定记得那个笑容如山泉般清澈的姑娘,市子。市子由于无法融入喧嚣吵闹的大城市里,回到从小生活的那个叫做小森的村庄。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生活的气息,终于慢慢回到了她的身上。
春天万物复苏,
小森的山上长满了野菜,
延龄草,白根葵,荚果蕨,金漆叶……
夏天有了西红柿,
冰镇起来,咬一口,
也是甜甜的味道。
秋天的木通果长到胖乎乎的紫色样子,
破口开裂时摘下来,
和好朋友坐在门口,
一人拿着一个边吃边玩,
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冬天的萝卜,
别有一番滋味。
煮进浓浓的汤汁里,
为这个季节增添了热气腾腾的温暖。
“应季而生,不时不食”大概就是对生活最好的态度。生活就是这样,当你速度放缓,把欲望减少,把人际变简单,把时间留给爱的人、喜欢的事,那你就会快乐很多。
《小森林》的最后,市子觉得自己还需要努力,于是又回到了东京。当5年后,再次归来,她的心里再也没有因为逃避生活才回小森的自责,她的目光里只有坚定和坦然。
在生活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慢生活”能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找到乐趣,滋养心灵,给生命一个舒展的空间,也只有这样才能积蓄力量,走得更远。
就像《万物皆有欢喜处》中提到的:
最简单的往往都是最难的,也许是只想把一碗白饭蒸好,也许是只想把一锅萝卜炖入味。
人回到最简单的诉求,不渲染张扬出过多的欲望,自然容易满足感动。
“慢”不是懒的借口!
作家村上春树每天都清晨出门跑步,然后写作直至中午,下午学习,晚上社交。很多人羡慕他整洁、温馨的书房,有唱片、有吧台、有各种小玩具。
然而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是,他从20多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后,每天都把自己规划得井井有条,每天坚持写作四小时以上并长达三十年不间断。
所以,当你再看到那些悠闲、舒适、无拘无束、不受金钱困扰的慢生活后,你应明白其实那都是人生给予自律的奖赏,是生活某个甜美瞬间,而非全部和日常。
慢生活并不是懒散、拖拉和逃避。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学会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好的生活都是发在朋友圈,苦逼的生活只有自己懂。
正如林徽因所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万物皆有欢喜之处》
作者:祝羽捷
《万物皆有欢喜处》中的手艺人,一生一世,他们只做一件事,守着自己的手艺活儿,方寸之间,皆见天地。他们在虚无的人生中找到意义,不迷失方向,不会为生计所苦,却会为无法登峰造极而不甘心。
将很小的事情,用生命去投入,在每门手艺中能感觉到禅意,这是手艺人对这个世界最深情的表达。
以清净心看世界,用欢喜心过生活。这更像是一种境界,达此境界,一切泰然。
所以,不要急呀,我们肯定都能活到死;而慢生活,才是最高级的炫富。
咪咕阅读宝藏群独家福利,不定期赠送纸质书、咪咕阅读书券,今天特别邀请你的加入!想要挖宝的赶紧了解一下~▼1分享本文至朋友圈,以#我的慢生活#为主题分享2截图分享内容,发送至咪咕阅读宝藏群新朋友可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