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万荣春光美四篇

1、大中祥符四年的春天文/野火

大中祥符的年号很奇葩

北宋大中祥符这个年号,历时9年之久。这9年间,朝廷的大事很少,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由何而来呢?却得益于我们在历史书上学到的相当耻辱的“澶渊之盟”。

年,是澶渊之盟发生的年份。这一年辽国大旱,民不聊生,狗急跳墙的辽帝只有亲率20万大军南征,向富庶的大宋帝国强取豪夺。辽军一路凯歌,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北宋都城汴梁告急。兵临城下,君臣惶然,当时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而寇准则力主皇上亲征。真宗听从寇准建议,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便要求议和,这就是历史课本上痛心疾首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5年的战争,此后享受和平岁月达百年。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万)百分之一,并且双方继续贸易带来的顺差足以抹平这些岁币。所以澶渊之盟除了名义上不太好看外,宋朝其实得了不少的实惠。

澶渊之盟之后,天下太平,主战派寇准满面春风,投降派王钦若惶惶不可终日,仕途一片惨淡,便给真宗说,打了胜仗却签订了个不平等条约,是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王钦若本意是诋毁寇准,未料想真宗却觉得面上无光,闷闷不乐。王钦若又建议真宗首付幽州、蓟州,洗洗脸。真宗不同意,觉得老百姓好不容易免了战争之苦,天下归心,挑起这战火是吃了没盐饭?一招不成,王钦若继续出主意,他说那就只有转移视线,去封禅!

这话可真的让真宗动了心。历史上封禅的帝王宋真宗之前只有五个,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封禅这件事,一般都是帝王们觉得自己政绩斐然,一定要惊天动地炫耀一下自己的贤明。这样的帝王一般要么自信,真心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要么孱懦又受人撺掇,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提升下自信。但是,一般封禅都有祥瑞出现,天下事难不倒王钦若,景德五年(年)正月初三,群臣早朝完毕时,有司来报,称“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真宗随即说,也真是奇哉怪也!上个月前半夜我做梦,有神仙穿着黑袍子对我说,下个月三日,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天书”降临,宋真宗立刻宣布大赦、改年号、放三天假,“大中祥符”这个年号,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于是,很快全国各地的祥瑞之兆纷至沓来,宋真宗假作真时真亦假,扭扭捏捏地泰山封禅了。

那一年的后土祠旁留下太多愁

封禅之后的三年里,果然无事。但是,到大中祥符三年,河中府那一块一直有官民上书,要求祭祀后土。

河中府因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唐开元十一年,因为在河中府所属的汾阴县发现了宝鼎,遂将汾阴县改为宝鼎县。宝鼎县最有名的当属后土祠。后土祠的由来很久很久,远古时期轩辕黄帝扫地为坛,在这里祭祀后土,到大汉武帝时期和唐玄宗时期,大规模地修祠建庙,后土的祭祀久盛不衰,成为和封禅泰山齐名的官方郊祀仪式。

这一年六月,河中府上奏朝廷,说当地僧道父老千七百人拥挤塞路,具状请求皇帝移驾宝鼎,祭祀后土。但这一建议被真宗断然否决。

七月间,这一地方行为迅速波及到京城,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给朝廷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时是,文武百官、将校、耆老、道释、百姓三万多人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云集到皇宫门前请愿,请祀汾阴后土。这纯粹是一种逼宫,真宗怫然而怒,再次拒绝了这一请求。众人对皇帝的这一行状毫不在意,连续三次请愿。诚心终于感动了真宗皇帝。八月,真宗下诏,次年春,用事汾阴后土。那一夜,京城和宝鼎的鞭炮放了一整夜。

皇帝亲往宝鼎祭祀,这是一件大得无边的大事。诏书一下,领导班子先成立了。朝廷首先任命了知枢密院事陈尧叟为祀汾阴经度制置使,翰林学士李宗谔副之。几天时间,经过翰林学士晁迥、杨亿等与太常礼院白加黑、五加二的加班加点,祀汾阴后土的详细策划案递到了真宗皇帝的案头,真宗御笔一挥: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保障祭祀所用,河北转运使李士衡贡献出钱帛三十万,真宗龙颜大悦,专门下诏给以褒奖。同时,从陕西、河东兵营中征集五千人,作为特别行动队,到宝鼎县服役,修筑相关设施。在去往后土祠的沿路,修置急脚递铺和马厩,并增加驿站传递铺卒到八千多人。

国有大事,稳定压倒一切。祭祀后土也不例外。在抓稳定方面,朝廷痛下决心,重拳出击。首先是下诏严令:“汾阴路禁弋猎,不得侵占民田。”很快在月余时间,又再次诏令:“宝鼎县不得笞箠人,有罪并送府驱遣。”为了一个祭祀之礼,连棍条抽打这样的刑罚都取消了,安抚民心保持稳定的决心也真是牛得不要不要的。

八月底,委派曹利用这个官员前期到河中府去打前站,搞了一个小仪式:祭祀汾河。这一活动,也可以算作是祭祀后土之前的一个演练吧。因为在这个人来之前,有司研究确定的祀后土仪式,包括会场布置、会议议程及玉册、玉匮、石匮、石感、印宝等皆已得到真宗首肯,十月中旬,又命三司派人到宝鼎县置办粮草。可以说万事俱备,只等时间到来了。

为感谢真宗的这一亲民行动,河中府组织了一个将近一千人的答谢团队,专门到京城,谢主隆恩,真宗大为感动,还给他们赏赐了大量的绢帛,以示皇恩浩荡。

后土祠,如此劳心费神的都是为了你,你可载得起这许多愁?

难题还得自己扛

大中祥符三年冬,宝鼎县连续出现了奇异的现象:这一代从来是泥沙俱下的黄河,居然连续在十一月十二月出现了两次黄河清的状况。《幼学琼林》中说:圣人出,黄河清。这是一种祥瑞的说法,但是,也有一种说法,《左传·襄公八年》中记载:“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黄河变清,几乎不可能。这就是说,出现了这样的诡异事件,就被看成是人们特别是“天子”干了坏事,上天降下的惩罚。

面对这两种情况,溜须拍马的官员们当然是都往皇帝喜欢听的方面讲,鼎鼎大名的大诗人晏殊就专门给真宗献上了一篇《河清颂》,极尽溜舔之能事。

这一月,炒得沸沸扬扬的后土之祀,因为龙图阁待制孙奭的一纸陈情而变得有点扑朔迷离。他在奏疏中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归结为“十不可”,引经据典、博古通今,洋洋洒洒近字。真宗大为不悦,派遣内侍专门向他说明情况,明确表示不可更改。谁料想孙奭这个人也是一个一根筋的人,他再次上疏,更将真宗比作黄巢、隋炀帝、晋少主等亡国之君。真宗着实耐心可以,也不为忤,置之不理,将其奏折弃之一旁,不管不问。溜须拍马者看孙奭进攻之势没有什么效果,便纷纷上表,言祥瑞之事。孙奭拍案而起,再次上奏:“何须紫气黄云,始能封岳;嘉禾异草,然后省方!今野雕山鹿,并形奏简,秋旱冬雷,率皆称贺。将以欺上天,则上天不可欺;将以愚下民,则下民不可愚;将以欺后世,则后世必不信;腹非窃笑,有识尽然,上玷圣明,不为细也!”然而,这一奏疏仅仅报送到内阁而已,便已截留,真宗虽是不接纳这一诉求,但连生气的过程也没有了。

期待已久的祀后土活动终于度过严冬冰霜,姗姗而来了。

宋真宗的柔情你永远不懂

宋真宗为什么如此执着的要去汾阴祭祀后土?这个问题在历史上语焉不详。在后土祠的重要建筑秋风楼的门楣上,有一块碑刻,分别是“汉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嗣”的图像。宋真宗真的到后土祠求过子吗?

宋真宗作为有三宫六院佳人无数的皇帝,一生的子嗣却很少,终其一辈子,只有六个儿子,其中六个儿子之中有一个夭折,另外的三个也是还未长大成人便离开人世了。在这些早亡的儿子之中还有第一任太子赵佑,赵佑死后,便由赵祯继任太子之位,真宗赵恒死后,由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真宗当政25年,仁宗继位的时候,却才11岁,时间是年,也就是说宋真宗祭祀后土的大中祥符四年,仁宗皇帝已经满6岁了,而且还是第六个皇子。当然,前面生的皇子们死得只剩下一个,还有精神病。所以说祈嗣这件事也不是空穴来风,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因为从明朝开始,后土祠祭祀活动民间化之后,拔花求子已经成了主题,土地崇拜基本消失了。

仁宗的出生很有戏剧性,就是有名的戏曲《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戏中的刘美人十分恶毒,狸猫换了太子,赶跑了李氏,在包公力主请回李妃时又惊又怕死去。但是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狸猫换太子》是戏说,而正剧中,男一号正是宋真宗,女一号还是刘美人,名字叫刘娥,女二号是那个惨遭驱逐的李氏。史书上关于李氏和真宗的相遇,只有一行字:“初入宫,为章献太后侍儿,壮重寡言,真宗以为司寝。”章献太后,就是刘娥。一个宫女,如何能见到皇上?这存在着很大的疑点。这就得从刘娥身上来突破。

刘娥是真宗宠爱一生的女人,这个人是街头卖艺的演员出身,肯定是长的花容月貌,当时还没有登上大宝的宋真宗喜欢看戏,一见钟情,就把她带回王府,登基后封为四品美人,宠爱有加,然而,却始终无法怀上龙种。于是,聪明绝顶的刘美人就派遣自己身边的小宫女李氏,“巧遇”宋真宗。结果,珠胎暗结,成其好事。这个肯定是真宗默许的,因为在李氏怀孕之后,真宗便让刘美人不要出门,躲在自己的寝宫,一直到李氏生下儿子,就对外宣布,刘娥已经生下龙种了!多年来朝野上下强烈呼吁立权臣沈佺之女沈妃之子为太子,但真宗左右不行,刘美人“龙子”一出世,真宗即诏告天下,立刘美人所生赵恒为太子,母以子贵,刘美人连升四级,成为皇后。而那个真正的母后李氏,也被真宗封为崇阳县君,一生无忧。

但祈嗣这件事,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个说法,而且后土祠从来都是土地的象征,所以我认为祈嗣这一说只是后土祭祀民间化之后根据民间信仰的需要结合真宗当年的状况,由乡间的文人们演绎出来的。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二十多年来执着地爱着一个人,即便是在这个人已经年老色衰,还能顶着各方压力,瞒天过海地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后妃生龙子打掩护,确实难能可贵。

大中祥符四年,那是一个春天

大中祥符四年的正月,真宗皇帝发出春节第一声:“执事汾阴懈怠者,罪勿原。”随后,在京城崇德殿进行了祭祀仪式的第一次彩排,真宗亲自参与了整个演练过程。下旬,拜谒了太庙之后,车驾发京师,群臣纷纷说“黄气如匹素,五色云如盖。”一路车马劳顿,到二月十三日,抵达宝鼎县奉祀宫——专门为真正建造的行宫。二月十四日,真宗带领诸位臣工斋戒沐浴后,登上宝鼎县延庆亭,南望华山,北瞰龙门,对此间胜景不胜感慨,越发催生了一路上舟车劳顿而思谒后土的急迫心情。于是,不顾人困马乏,当即启程赶往十余里外的汾阴脽上。沿路经过近大半年的精心打造,又正当春暖花开,汾阴大地绿树成荫,清水洒尘,沿路旌旗遍布,兵将云集,自汉以来,天子数百年来第一次巡幸后土,当地子民扶老携幼、摩肩接踵,蜿蜒十余里水泄不通。次日,宝鼎县守臣说,此间瀵泉喷涌,有光如烛。如此祥瑞之景象,让真宗愈加喜不自胜。三日后,汾阴脽上终于等到了久违数百年的帝王,这一日夜,夹路燎火,其光如昼,甬道盘屈,四周黄麾遍野,营造了一种威严庄重的气氛。

当日,真宗登坛而上,服衮冕,登坛,备三牲,祀后土,奉天书于神坐之左,以太祖、太宗并配,一切都和泰山封禅一模一样。祭祀完毕,走下神坛,真宗乘御辇来到后土祠内,再一次进行了奠献,并遣官分别祭奠了东西五虎殿等诸神。在众人簇拥下,真宗登上鄈丘亭,视汾河,望梁山,环顾左右臣工说:“此汉武帝泛楼船处也。”即日,回到奉祇宫。真宗对几天的行程兴奋不已,下诏以奉祇宫为太宁宫,增葺殿室,设后土圣母像,又遣官祭告河渎,并大赦天下。就要离开后土大地了,真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思轩辕之德,汉武之雄,明皇之盛,而目下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后土这块圣地岂能没有先祖和自己的光辉流传于后,于是,便洗砚濡笔,亲自作《汾阴二圣配飨铭》、《河渎》、《西海》等,至今《汾阴二圣配飨铭》巨制鸿碑依然矗立于后土祠正殿旁,用这份悠远的沧桑,铭刻下大中祥符四年——那个让后土子民千年来不能忘怀的春天。

这可能是一个很平常的春天,千万年来,不管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后土在这里,不离不弃。这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春天,因为一个皇帝的到来,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宝鼎名扬天下,而且从那个春天起,宝鼎,这个因唐明皇改定的名字成了历史,一个因宋真宗到来“荣光幂河”而诞生的名字——荣河,就此存世至今。这是节令符上不可变换的春天,却是后土祠蓬勃发展的春天,自那一天开始,后土祠声望日隆,规模日增,形制日盛,亩的建筑面积无可辩驳地成为了“海内祠庙之冠”。

春天是生长的季节,大中祥符四年的春天,宋真宗在后土播下了一粒信仰的种子,从那个年开始,时光的年轮整整转过了一千年,这粒种子见风而长,当春发生,如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由皇家到民间,后土,这粒种籽在沃土的培育下,已经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在一千年后的春天,又一次吐翠发芽。

2、春野漫笔文/田剑

难道,在春天去乡下走走不也是一种乐趣吗?

金黄色的油菜花在呼唤,绿油油的麦苗在招手,肥嘟嘟的野菜在诱惑,白的,粉的,红的杏花,梨花,苹果花在酝酿着蓬勃的生命……快将一切不快抛于脑后,快将一切烦恼随风熔化,快放下忙不完的活计,去乡下春天的田野。

在城里呆久了,春天就会从容悄然走过。就这样欣欣然地走进春天的旷野,这儿没有高楼耸立遮住我们的视野,我们的眼睛因此透明纯净;这儿没有车的拥挤、人群的喧嚣扰乱,我们的心胸变得欢快空灵。在这广阔的春野里行走,仿佛是一种情感在回归,回归故里,回归自然,回归的既依依恋恋,又坦坦然然,真是春归情亦归。

天晴,云轻,煦风拂面。头顶蔚蓝的苍穹,脚踏松软的乡间小道,无所顾忌地对着大地呼喊,和微微的轻风撒欢,站在浅草里凝望果树新爆的枝芽。当年,我从这里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昔日的忧愁和欢欣,当年的憧憬和激情,过去的坎与振奋,都已成了过眼烟云,实在令人慨叹:人生难得是春天,朝朝暮暮莫等闲!

春的俏丽,春的温暖,春的博大情怀,挥去寒冷带来的愁绪,我们疲惫的身心得到歇息。在无法设防的绿色包围中,我带着生命的希冀,带着爱,带着敬意,带着温柔和欢乐投入乡村的春天,用眼看,用心接,用手摸,用全身心体悟乡野春天的神韵、风采、梦幻。我似乎听到了来自春野的回声,面对无限美景不能忘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不能忘记为建设美丽乡村挥洒热血和汗水的父老乡亲。

春天不经意间蜂拥而至,真正让人不禁有几分突然的感觉,并进而生发出一种春色易逝的沧桑感,一种莫负大好时光的紧迫感。时代的车轮向前推动,新时期的春天更让人痴迷、陶醉。国家年初出台的一系列力度甚大的改革措施,已使各行各业的人们在适应、开拓或阵痛中忙碌不已,有点世俗的抱怨和善意的牢骚也难得顾及发泄。当此之时,本着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精神,各级两会代表委员们议政风生而又气氛融洽,话题多样而又重点突出,责任感与议政力凝成一个鲜明的时代特点——从严治党,开拓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意义是为巨大。

古人有一句“春风风人”的话,直意为春天的风吹拂人们,引申为给人以教育和帮助。我想,在这大好春光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受到感染,受到鼓舞,受到激励和鞭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不误这易去的春时,珍惜这不再的春光,让这令人难忘的春天变得更加难忘,变得春色更浓。

3、母亲的生日在春天文/老梁

春天收尾的时候,母亲的生日到了。

春天的景致,并不是一字儿排开,扎堆呈现。抽叶、飘絮、开花……这些春天的表演,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树种间次第展开。回村的路上,眼前飘过的景象是杏花败了,桃花谢了,路旁的柳树由鹅黄变成浅绿。一些高大的树种,此时才刚刚抽出新叶。

拐进村子时,心里咯噔了几次。年逾七旬的母亲,这会儿正在干什么?

车开进巷子,终于有了答案:母亲顶着一头白发,佝偻着腰,正在慢慢腾腾地往家里面走。

妈——我摇下车玻璃,明知母亲不会听到,却不由地大喊一声。母亲果然没有回头,她耳背。快到门口的时候,马达的声响还是惊动母亲,她扭头看到车,急忙调转身子,奋不顾身地朝车跟前走来。

回来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正说给你打电话了……这么忙,回来干嘛,没耽搁公家的事吧?

母亲一边唠叨,一边给我带路。见我从车上拿东西,母亲又唠叨着:买这些干嘛,得花多少钱呐。

“想吃什么?”我刚在沙发上坐定,母亲就急切地问,“饺子,擀饭?”

“我不吃……”没等我说完,母亲的脸就像变戏法似的,从兴高采烈变得很泄气。

“单位还有事。”我说。“有事?”母亲立刻起身,紧走两步,像要扑到我身上,顿了一下,又后退了两步,重新站在原地。

忽然心疼起母亲来。老家离县城不过三十公里的路程,我回家的频次却很低。

“吃了饭再走吧。”母亲近乎哀求。

父亲从老院子过来,打了声招呼,说:“听你妈的话吧。”

“好。”我说。母亲挽起袖子,拿了瓢去面袋里舀了一瓢面,扣在和面盆里。略微迟疑了一下,又舀了一瓢。

陪父母吃饭的过程,看到母亲很是开心。问儿媳的情况,问孙子孙女的情况,问完了,又张家长李家短地唠叨起邻里的琐事。

母亲不爱吃面,却在跟我唠唠叨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吃了一碗面。

“可以走了……”见我放下碗,打着饱嗝儿,母亲说。

等我发动着车,母亲费力地拉开车门,塞了一把刚从树上掰下来的香椿进来。

车外,母亲如释重负,满是褶皱的脸上吹拂着和煦的春风。

4、东岳庙里一树树的花开文/欣欣然

三月的鸟啼声渐渐变得叽叽喳喳,四月的繁花已经扑面而来。春天的脚步很轻,不知不觉已经将我们包裹在暖暖的春意里。今年的春天让我在东岳庙遇见了盛景。如洗的碧空下,满树的花开绽到极致。火焰般的桃红色仿佛随时要溢出了画面,娇艳的榆叶梅花,玉兰花,伴着明媚的晨曦和拂面的微风,相逢的欣喜和感动让人情不自禁。而向来不喜欢红色的我,在那一瞬间也被征服。

清晨,春雨后的风,带着潮湿的气息,把花的味道传送,散落在东岳庙的每一处: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东西长廊,甚至我们见不着的角落里。东岳庙的花趁着这股暖风盛开了,树枝的干尖钻出的鹅黄色的小梅花还依然在怒放着,不肯离去。榆叶梅花和玉兰花已经迫不及待的上场了,看那一树树的繁花似锦,一片片的花云幽香,微醺的暖风吹起粉色的花瓣,在空中轻盈地摇摆着,那股淡淡的清香便幽幽飘散……

坐在东岳庙古长廊下看书,身旁的花瓣不经意间洒落,一个措手不及,字花相映。桃红色的花瓣各个像涂过像胭脂一样,在空气里迸发出一股浓墨的古风人文情怀。当暖暖的太阳出来,春天碎碎的阳光在树中若隐若现,这其中的韵味只有文人墨客为其赋诗词了。

眼看着满园的树开花了,枝头满目的粉白紫色花朵,那一簇簇的花瓣仿佛是在一夜间都竞相绽放了,花影疏枝上迎来了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吟唱,在那古色古香的红瓦墙和青石板还有古建筑的衬托下,这些美丽的花竟是如此的惹人怜爱,一道春的风景在眼前着实晕染了东岳庙精致的画卷。恍惚感觉这不就是我梦里的那处世外桃源吗?

好想与你一起走在这花海簇拥的东岳庙里,手捧鲜花瓣瓣,看鸟儿从眼前飞过,听它叽叽喳喳,抬头看瓦蓝的天空,信步游走,这一刻都淹没在暖暖的春风里,就这么一直走着,走着······

图/王春喜(供职于万荣县文物旅游局,运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运城网信备案E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wh/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