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免费乳腺筛查

小编说:

  近日,受歌手姚贝娜乳腺癌复发离世影响,咨询就诊乳腺疾病的患者络绎不绝,医院体检中心推出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免费筛查系列便民措施。

  一、权威专家坐镇

  赵广才,主任医师、副教授,医院乳腺血管外科主任,在乳腺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面及乳管镜检查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早期乳腺癌的诊治及保乳治疗术。

  二、免费筛查

  1月20日至1月30日(双休日除外),由赵广才主任携乳腺外科优秀团队在医院门诊三楼体检中心设专门诊室为广大市民免费义诊,力争达到乳腺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三、绿色通道

  医院乳腺外科在门诊体检中心设置专门诊室接待,患者无需挂号,直接就诊!如需做进一步检查,实行收费、检查、导诊绿色通道,检查报告立等可取,第一时间知晓检查结果。

  四、私人订制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进行仪器及化验检查,乳腺外科医生将根据您的自身健康情况及既往病史为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如需要做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片及肿瘤标志物等医疗检查时,医生将会为您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五、服务延伸

  此次乳腺检查结果可作为下一次乳腺复诊的凭证,免除复诊挂号费。义诊活动结束后,乳腺外科赵广才主任的出诊时间为每周一、周四全天。

  咨询

  体检中心98

附:以下6种癌症都能早期筛查出来!

什么是“癌症筛查”?

癌症已经成为中国人第二位的死因,中国每年超过万人诊断为癌症,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每个人一辈子有1/5的可能性患癌,因此,很多健康体检会设置癌症筛查,就是为了能发现一些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

因为公众“谈癌色变”,而早期诊断癌症意义重大,癌症筛查自然被很多医疗服务机构当做健康体检服务的“卖点”。经常有这样的广告:抽“一管血”就可以发现很多癌症。

实际上,不同癌症有不同的筛查方法,通过「一管血」就能发现所有癌症并不现实。更令人失望的是,能通过早期筛查而发现的癌症非常少,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筛查。

癌症筛查分为两类:一种是普通人群的筛查,这种筛查可以形容为「机枪扫射」,适合某年龄段的所有人群;另一种是对高风险的人群的筛查,这种筛查则可以形容为「狙击枪点射」,先找那些很容易患癌(高风险)的人,再重点筛查他们。

适合普通人群的癌症筛查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意见,目前只有3种癌需要这种「机枪扫射式」的筛查,分别为: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

1乳腺癌

中国每年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12.2%和9.6%,乳腺癌也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但乳腺癌的病死率却逐年下降,是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癌症。

乳腺癌如何筛查呢?美国癌症协会建议:

1.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1次乳腺钼靶。

2.高风险女性,不管年龄高低,需要每年查1次乳腺磁共振。高风险包括:经过专业的风险计算,得到终身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大于20%;基因检测发现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比如安吉丽娜?朱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10-30岁时曾做过胸部放射治疗等等。是否高风险,需要咨询乳腺专科医生。

3.20岁到39岁的女性每3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查1次乳腺,包括乳腺外部的观察与触摸;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查1次乳腺。

4.20岁以上的女性都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和触摸检查乳腺。观察乳腺的外观,比如乳头有没有异常分泌物,乳房的大小、性状有没有异常改变,乳房的皮肤有没有异常改变(如橘皮样改变)。触摸,主要是感觉乳房的质地,有没有硬块出现,步骤见下:

??图片来自美国癌症协会

但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的自我检查,并不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好办法,很多情况下发现的异常与乳腺癌无关,并不能取代其他筛查方法。你所要做的医院就诊,做进一步检查。

2宫颈癌

中国每年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到世界的1/3,是「宫颈癌大国」。大部分宫颈癌可以早期诊断,但很多女性都要等到出现症状才来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大部分宫颈癌,都是由一种性传播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

宫颈癌的筛查就是为了发现HPV感染、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1.21岁–30岁的女性,每3年查1次宫颈刮片,不需要做HPV检测。如果宫颈刮片发现异常,需要检测HPV。再根据结果更改筛查方案,具体咨询妇科医生。

2.31岁到65岁的女性,每3年查1次宫颈刮片,或者每5年查1次宫颈刮片+HPV检测。如果宫颈刮片发现异常,需要检测HPV,再根据两项检查结果确定新的筛查方案,一般都是将筛查频率改为每年1次,具体需要咨询妇科医生。

3.65岁以上的妇女可以停止筛查,但前提是:前10年没有中断规律筛查,前20年宫颈刮片都没有发现异常。

4.即使接种过宫颈癌疫苗,也要按照上述筛查方案进行筛查。因为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亚型的HPV。

随着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经大大下降。普及宫颈癌筛查是目前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手段,但受女性的经济情况与文化程度限制,我国开展得还不够规范,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共同努力。

3结肠癌

结肠癌是中国发病率第5高的癌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有研究显示,每个人一生有1/20的几率患上结肠癌。早期发现结肠癌,可以将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0%上。癌症筛查是对付结肠癌的有力武器之一,但10个结肠癌患者中只有4个是早期发现的。

如何筛查结肠癌呢?

50岁以上的普通人,无论男女,都需要以下筛查手段中的1种:

1.每10年查1次结肠镜

2.每5年查1次乙状结肠镜

3.每5年查1次结肠钡餐造影

4.每5年查1次CT结肠成像(虚拟结肠镜检查)

5.每年查基于愈创树脂的大便隐血试验

6.每年查大便免疫化学检验

7.每3年查大便DNA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第1项的结肠镜筛查,其他所有筛查如果发现异常,都要再做结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有结肠癌高风险的人,不管什么年龄都需要进行筛查,主要靠结肠镜检查,因为结肠镜检查除了能检查,还有治疗功能。

那么哪些人是高风险呢?1.以前患过结肠癌或者腺瘤性息肉的患者

2.患炎性肠病(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3.有结肠癌或者结肠息肉家族史的患者

4.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的患者

适合高风险人群的癌症筛查

关于癌症的早期筛查,说完「机枪扫射式」的癌症筛查,再来说一说「狙击枪点射」的癌症筛查,也就是仅需要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的筛查。这类筛查的意义并不像「机枪扫射式」筛查那么明确,能否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降低癌症死亡率,仍存在争议。

以下列举肺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一一介绍:

1肺癌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大部分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就是晚期了,治疗效果并不好。美国目前在做一项包括50万人的低剂量胸部CT筛查肺癌的实验,初步结果显示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CT筛查后发现的肺癌患者,死亡率比X线检查发现的患者降低了16%,但最终结果还没出来。

目前对高风险的肺癌患者,推荐每年查1次低剂量胸部CT,来进行筛查。哪些人是高风险呢?

1.55岁-74岁

2.健康状况良好

3.30包年的吸烟史,并且正在吸烟或者戒烟少于15年。

「包年」是指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比如30包年可以是两种情况:每天抽3包,抽了10年(3×10),或者每天抽2包,抽了10年,然后改为每天抽1包,继续抽了10年(2×10+1×10)。

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人,才属于“高风险人群”。

2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否需要筛查,是令科学家十分困惑的问题。因为前列腺癌与其他癌症不同,发展非常缓慢。即使得了前列腺癌,大部分情况下,患者最后仍然多是死于其他病因,而与前列腺癌无关。很多人往往是通过尸检发现的前列腺癌,而其生前对此一无所知。因此,即使有办法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诊断后要不要治疗,也让医生十分犯难。前列腺癌筛查能不能最终延长患者的寿命,目前还存在争议。

医学界一般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可以向医生咨询前列腺癌筛查的相关信息,充分了解风险之后,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进行前列腺癌筛查。如果自己的父亲或兄弟患有前列腺癌,可以提早到45岁咨询医生。

如果决定做前列腺癌筛查,主要项目就是血PSA检查,同时做或不做直肠指检。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英文缩写,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往往会高于正常人。但促使PSA升高的因素很多,不只有前列腺癌,老年、前列腺炎甚至长时间骑车都可能导致PSA升高。

3子宫内膜癌

据统计,美国年有名女性患上子宫内膜癌,同时有名女性不幸死于子宫内膜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雌激素类药物(如长期服用治疗乳腺癌的他莫昔芬)以及年龄增长等,都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不过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很大程度上是靠女性自己发现阴道异常出血,也就是说,子宫内膜癌通常在早期就出现典型症状——阴道异常出血。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就诊,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那什么是阴道异常出血?比如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比如月经量突然增多,比如经期结束后又突然阴道出血,任何有别于正常月经的阴道出血情形,都可视为阴道异常出血。

靠女性自己发现症状,不属于筛查的范畴,因此对普通女性没有必要进行筛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即使没有阴道异常出血,也需要进行筛查。不过这部分人稀少,主要是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从35岁起,每年做1次子宫内膜活检。

每年的常规体检也能早发现一些癌症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需要做每年1次的常规体检,常规体检里面包含着跟癌症相关的体检项目,如甲状腺、口腔、淋巴结、腹部的体格检查,具体来说,就是医生用眼睛看、用手触摸,来判断有没有异常(如甲状腺上的硬块、腹部的肿块占位)。但是根据前文提到的癌症筛查定义,这些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癌症筛查,因为这些检查也能发现其他疾病,并非专为癌症专门开展的。

特别要说一下甲状腺癌。甲状腺癌大多能早期发现,而且治疗效果大多不错。很多甲状腺癌可以靠医生触摸发现的,但是这种触摸本身并不算作癌症筛查。同样,虽然甲状腺B超、抽血化验能发现一些早期甲状腺癌,但目前尚不推荐作为甲状腺癌筛查。对于一些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病理类型,叫做髓样癌,恶性程度高,这种甲状腺癌有遗传倾向),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及早咨询医生,并且要进行特殊的基因检测,不过这已经超出癌症筛查的范畴了。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癌症最靠谱

从上文可以知道,大多数的癌症早期筛查需要综合检查和分析,所谓「一管血查出所有癌症」,基本属于骗人的说法。除了血PSA检查,抽血化验并不能用来筛查癌症,更何况血PSA的意义仍然有争议。

需要说明的是,癌症筛查仅仅能为早期发现癌症提供线索,并不能最终诊断癌症。癌症筛查既不能保证百分百发现癌症(假阴性),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异常」都是跟癌症相关(假阳性),而癌症的确诊需要更多深入的检查。

因此,癌症筛查并不能推而广之。与其过度依赖体检中的癌症筛查,不如及早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自己的患癌风险。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的方法是:1.远离烟草;2.将体重保持在健康体重范围;3.规律的身体锻炼;4.多吃水果和蔬菜;5.减少酒精摄入;6.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7.了解你自己的身体状况、家族亲戚的身体状况,以及自己的患癌风险;8.保持规律的体检和合理的癌症筛查。

编辑:工一(ng)

文章来源:医院及网络。

微大庆温泉旅游群号: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掌上大庆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wh/12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