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上一期给大家介绍了咱铜山的交通
不知道各位新生er是不是已经规划好
开学后的出行方式了呢?
上期回顾:
学姐带你看铜山
这份出行攻略请签收
这一期学姐又来啦!
为大家解锁铜山的历史文化
干货满满
还不赶紧拿起小本本记录下来!
要说咱铜山的历史啊
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
悠久!
深远的历史
不仅使得铜山区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而且人才辈出
今天带大家认识几个铜山的名人先辈
·养生之祖——彭祖·
彭祖篯铿,是远古时代颛顼帝的玄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卓越的养生学家和令人仰慕的中华大寿星。
据传其任殷大夫时,已有七百多岁,却无衰老之相,常服水桂云母粉和麋角散,又擅房中术,导引行气,并传给采女、殷王等人,后周游天下,升仙而去。因其曾受尧封于彭城,年享高寿,其道堪祖,故后世尊称为“彭祖”。
现在人们提起彭祖,最为关心的自然要数其“养生秘籍”
根据学姐的研究,彭祖长寿秘诀中最根本的一点在于“适度”:
要适应冬寒夏热的四季气候变化,使身体永远舒适;
不要被贪欲所诱惑,这样内心就可以安然洁净;
对车马仪仗服饰,都知足而不贪求,这就能使志趣专一;
音乐绘画使人赏心悦目,使心情能够得到启迪。
彭祖不仅是养生文化的奠基人,也是烹饪鼻祖。他将养生和饮食很好的结合起来。我们大家都知道“鲜”字的由来吗?“鲜”字的左边是鱼,右边是羊,“鱼”和“羊”放到一起怎么就成“鲜”字了呢?这里面有一个典故:传说彭祖有54子,一幼子喜捕鱼。彭祖恐其落水,屡次阻止。其妻喜食鱼,为避彭祖,将鱼藏于羊肉中烧煮,不料鲜香无比。彭祖尝后认可,取名羊方藏鱼,“鲜”字由此而来。铜山作为彭祖故里,“羊方藏鱼”至今还是当地百姓喜爱的美味。羊方藏鱼
彭祖故里位于大彭镇大彭村,是世界彭祖文化发祥地,也是世界彭姓的发源地。这里有彭祖庙、彭祖墓、彭祖井等,三处景点相隔不远。古碑彭祖井三字苍劲有力保存完好,庙内彭祖像栩栩如生。
·彭祖故里·
·民国书法巨匠——张伯英·
张伯英(~),谱名启讓,字勺圃,一字少溥,号云龙山民,又号东涯老人。徐州铜山人。近代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姐小贴士:张伯英先生还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老师哦~张伯英是近代书法大家,书法自成一体,世称“彭城书体”,其所著法帖提要等对历代碑帖品评入微,对文物鉴赏亦极精审,也为世所誉。
张伯英书院坐落在铜山汉王镇围绕紫金山而建,总占地余亩,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是一家集整理挖掘徐州历史名人史料、开展书画展览交流、开办国学讲座研究及古玩鉴赏、烹饪养生、民间文艺、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大型学术研究机构。·清代《金瓶梅》专家——张竹坡·
张竹坡(—年)名道深,字自德,号竹坡,是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祖籍浙江绍兴,明代中叶迁居到汉王镇。竹坡幼年聪明好学,以博闻强记闻名乡里,他发奋进取,才识过人,恃才傲物曾以帝师国相自许。康熙三十四年,26岁的张竹坡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点评《金瓶梅》一书。他共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为中国的文学理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年,张竹坡年仅二十六。他以其超人的文学才华在徐州家中评点《金瓶梅》,写下了十余万余字的评论。
o“第一奇书”金瓶梅
竹坡故里是徽派建筑风格,广布亭台楼阁,曲径修竹,凸显江南园林意境。原来的皋鹤草堂位于徐州户部山南坡,为张竹坡旧居。
竹坡故里建于汉王拔剑泉西侧,紫金山东侧的缓坡上。故里依山傍水,占地五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皋鹤草堂、《金瓶梅》研究史馆、竹坡书院、牌坊及依据他评点的《金瓶梅》书中的场景,建有西门府和后花园等。
·“逝者如斯夫”——孔子·最后咱们要说的是孔子
学弟学妹们要问了:
孔子老家是山东曲阜
不是铜山人啊
这孔子虽然不是铜山人
但铜山有一处景点却因孔子闻名
留下了美好的典故
这就是吕梁山旅游度假区
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
“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
留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
曾经的吕梁洪位于铜山区的吕梁山下,三洪之险闻名天下,而吕梁洪之险则为三洪之最。分为上洪、下洪,两洪相距七里,水流湍急。这湍急的洪水化作今天人们对飞逝时光的珍惜以及不断学习、奋进的态度,并将永远传承下去。你知道吗?徐州素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汉高祖刘邦、吴大帝孙权等一众帝王都是徐州籍!其中,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唐烈祖李昪正是咱们铜山人!此外,三国名臣张昭也生于铜山。真可谓是人才辈出啊!所以说大铜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诞生了一众英雄豪杰常听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让学姐不禁要感叹铜山的“人杰地灵”了看到这里各位学弟学妹是不是对铜山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迫不及待想要来铜山感受这深厚的人文底蕴下期学姐会继续将铜山更多更有意思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下期见哦!看实时新闻动态新闻下载铜心圆客户端—END—编辑:张鸿蕾撰稿:姚一澜(实习)投稿邮箱:xmtf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