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上海举行第三届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与新老朋友畅叙友谊、洽谈合作、共谋发展。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欧洲科学院院士时玉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朱雪芹、同济大学副校长吕培明,以色列中华商会副会长、以色列中华商会上海分会会长陈子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毛祥东、原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周海梦、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陈东辉、医院副院长耿道颖、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柳景青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代表,校友会负责人,各个领域的创业创新人才以及外国友人,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兆林,市委副书记徐大勇,副市长徐东海、赵兴友,市政协副主席王海永等出席会议。
周汉民在讲话中说,
徐州连续三年在上海举办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可谓求才若渴,令人敬佩。
久久为功、必有回响,过去两届恳谈会已经促成一批项目落地聚集。
当前,徐州积极抢抓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全面对接。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核心是高质量,途径是一体化,人才是第一位。
无论是徐州还是上海都应当努力使长三角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要勇当国家科技进步、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要基地,进一步扩大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的影响力。
要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发挥自贸区的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合作,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勇担重任。
衷心希望徐州全面对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努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庄兆林说,
当前——
徐州已经迎来重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到徐州创新创业可谓正当其时;
徐州正在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到徐州创新创业必会大有可为;
徐州正在搭建宽领域多层次的平台体系,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了强劲的载体支撑,到徐州创新创业必能施展才华;
徐州正在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保障,到徐州创新创业必无后顾之忧;
徐州正在建设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到徐州创新创业必定如鱼得水。
上海作为引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龙头,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对外开放窗口,高教资源、科研机构、大院大所、投资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云集,是各类人才近悦远来、追梦圆梦的热土。
徐州地处长三角北翼,学习对接上海、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直是徐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诚挚欢迎国内外企业家和创新创业者走进徐州、选择徐州、融入徐州,期待更多企业到徐州投资兴业、更多大院大所到徐州创新合作、更多人才到徐州创业发展,我们将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与大家一起成就梦想、创造辉煌。
会上,徐东海推介了徐州市人才政策,赵兴友推介了徐州市产业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谢文澜,以色列中华商会副会长、以色列中华商会上海分会会长陈子涵在会上发言。
一年来,徐州累计兑现人才资助资金1.6亿元,会议为获得资助的市双创人才(团队)代表颁发资助资金,37个项目现场签约。
上午,庄兆林、徐大勇分别带队走访考察了——
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
上海临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
与科研院所和企业负责同志就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业对接合作进行交流座谈。
借助黄浦江畔的“东风”,徐州再次扬起风帆,在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蓝海中破浪前行。
对接上海成果丰硕
本次大会共邀请了来自欧洲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中国建材等高校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专家学者和嘉宾客商与会。
通过深入对接,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7个重大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第一组签约上海交大与贾汪区合作的潘安湖科教融合区项目
浙大与沛县合作的淮海技术创新科创港项目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与徐州经开区合作的徐州分中心项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睢宁县合作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试基地项目
第二组签约上海交大与中科汉韵合作的晶体管芯片产业化项目
同济大学与利泷半导体合作的氧化镓单晶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
上海大学与新沂砥研医药合作的酶工程技术产业化项目
上海交大与诺特化工合作的微反应器技术产业化项目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寰宇智能消防合作的工业智能装配机器人产业化项目
浙大与支点生物合作的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项目
同济大学与拓普合作的虚拟现实与远程操控联合实验室项目
上海交大与徐工消防合作的应急保障车关键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上海交大与氟忆新材料合作的纳米环形氧化铁新材料项目
浙大与铜山区合作的技术转移中心项目
上海理工大学与绿健合作的乳制品致病菌控制技术研发应用项目
第三组签约复旦大学与徐州高新区合作的流式细胞仪诊断设备产业化项目
上海金铎禹辰与泉山区合作的超净化水土共治项目
上海交大与徐州高新区合作的铝空气电源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鼓楼区合作的糖尿病无创检测设备产业化项目
上海大学与沛县合作的光纤传感器产业化项目
东华大学与徐州经开区合作的多元陶瓷纤维产业化项目
上海材料研究所与铜山区合作的无损探伤技术开发项目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与邳州市合作的半导体衬底抛光垫产业化项目
上海筑邦测控与云龙区合作的建筑安全监测设备实验室项目
上海金藤医疗与丰县合作的远程医学中心基地项目
浩源光电与徐州经开区合作的5G通信传感系统创新人才引进项目
第四组签约杭州时印在新沂市投资的3D打印设备项目
上海苏技机械在徐州高新区投资的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及自动化数控设备基地项目
上海森亿医疗在鼓楼区投资的智慧医疗系统应用项目
上海驭芯科技在邳州市投资的汽车磁性传感器项目
上海临港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在云龙区投资的徐州分院项目
杭州聚源针纺在沛县投资的高端水刺无纺布产业化项目
浙江朗晟橡塑在铜山区投资的汽车管件基地项目
上海垦业在徐州经开区投资的碳纤维产业化项目
上海威频在丰县投资的焊接机器人产业化项目
上海智租物流在睢宁县投资的智能科技物流项目
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与江苏迅睿生物合作的干细胞再生医学项目
今年是徐州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在沪举办大院大所对接恳谈会活动。两年来,通过这一平台,徐州构筑了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交流合作的便捷桥梁,在互动合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前两届签约的74个重点项目中,已有54个顺利落地实施。
创新驱动产业集聚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搭建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等平台载体,徐州有效拉长了高层次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可转化科技成果较少等短板,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步伐。
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沪上专家学者来徐创新创业。
围绕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我市从平台载体、项目落地、基金引导、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
以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为例,对获批建成国家、省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分别给予万元、万元奖励。
与此同时,我市出台科技创新奖补政策,对新建的企业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等政策。
在科技金融政策方面,设立了总规模为2亿元的科技型创业投资基金,是苏北首家设立的科技型创业投资基金,主要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
人才集聚追梦圆梦
自年在沪举办第一届“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以来,徐州聚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沪徐对接机制,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人才和产业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活动上签约的大批人才科技项目,已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年来,全市新引进“诺奖”得主、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2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领军人才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人。
实践充分证明,徐州有条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最好平台、最优资源和最佳服务。
对于徐州
听听这些重量级嘉宾
怎么说
徐州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范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年来,我们一直有愿望要推进中红外激光技术的研发和智能制造产业化的应用,鉴于徐州高新区在产业基础、人才基础、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越性,我们最终选择落地徐州。
徐州自古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建设创新国家、向科技强国进军的战略已经在淮海大地打响,创新创业的热潮涌动,财富商机并发,徐州是一片创业的热土、投资的热土、成功的热土,也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命题谢文澜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徐州在上海举办这样一个恳谈会,应该说充分体现了徐州聚集人才、聚力创新的渴求和胸怀,更体现出徐州对外开放转型发展的决心和勇气。
徐州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在更大担当上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历史使命,更高层次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勇于变革,善于创新。今后,上海将在当前新发展格局下,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优势,在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互通等方面支持徐州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助力徐州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共同推动徐州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命题,现在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赋予了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只有把科技创新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让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才能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使命。
为推动徐州和以色列交流合作牵线搭桥陈子涵以色列中华商会副会长、上海分会会长
我是徐州铜山人,我的家乡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
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徐州第22届投资洽谈会,一年来,与徐州市多个政府部门零距离接触,深深地被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及一流的营商环境所吸引。
在未来的日子里,以色列商会将携手徐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共同推动中以两国经济发展。我将在科教文卫等领域积极招引以色列领先的科学技术和产业,为发展家乡的经济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更多高端的“智囊团”
更广泛的“朋友圈”
更得力的“同盟军”
……
越来越多的大院大所与徐州共发展,
越来越多的沪上专家学者
用胆识和实干追梦圆梦。
让更多的科技成果
在徐州得到转化应用!
让更多的优秀人才
在徐州成就人生梦想!
让更多的资金项目
在徐州开花结果!
咨询房产信息,请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