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媒体集体打call,铜山乡风文明建设

厉害了大铜山

这两天,多家媒体集体为铜山点赞

10月14日,《新华日报》在三版头条发文

点赞铜山区开创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人民网、中国县域经济报、澎湃网、

中国江苏网等媒体也相继报道

为铜山打call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如何让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让乡村尽显文明底色,是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入的时代课题。素有“苏北领头羊、淮海第一区”之誉的徐州市铜山区,坚持以文化建设为灵魂、为抓手,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风文明建设之路,乡村社会焕发新气象。

唱响“一枝秀”引放“满园春”

铜山区开创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抓制度设计用“航标”引领文明

铜山大量基层单位在农村,67%的居民生活在农村。农村面广量大的特殊区情使他们认识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乡风文明建设还需在思想认知、体制机制、经费保障、政策激励等多方面继续发力。

为此,铜山突出抓好制度设计,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同时明确相应的可操作性细则。按照计划,铜山三年将累计投入数十亿元,到年建成“乡村文明程度高、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文化产品供给和文化服务丰富”的乡风文明新格局,并努力成为享誉全国的乡风文明建设样板区。

行动方案的出台,成为引领铜山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前行的新“航标”,拉开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的大幕。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引领乡风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抓民生共享用环境塑造文明

年以来,铜山先后投入12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使多个村的民众喝上骆马湖、微山湖的优质水源;实施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两年新修道路公里,初步实现农民出门就有水泥路、村里能坐公交车;连续两年把“厕所革命”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力争实现全区自然村水冲式厕所全覆盖;面对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两年招聘教师名,新建、改建中小学和幼儿园93所。

铜山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两年关停农村小乱散污企业家,全面开展15条黑臭河道治理,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和农村市场化保洁全覆盖。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如今的铜山乡村,既有田园风光,又有山水生态,还有文化传承。柳泉的北村、利国的西里村等一大批村庄,还依靠好山好水好环境,吃起生态旅游饭,把过去的冶铁采石脏乱地变成今天宜居宜业又富有文化特色的新农家。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实现了宜居,还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柳新镇闫海子村不到两年就由“脏乱差”变成“世外桃源”。村美人更美,如今的闫海子人,不仅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还想方设法装扮自己的家园,家家红灯笼高挂,户户喜气洋洋,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抓典型示范用榜样带动文明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要发挥它感染人、影响人的作用,先进典型的带动至关重要。近年来,铜山区不断挖掘和总结基层乡风文明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并上升为区级品牌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在全社会营造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浓郁氛围。

地处苏皖交界的偏僻小村潘楼村,20年坚持不懈,抓住“农村熟人社会和脸面社会”的特点,在全区率先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探索德治与自治、育民与惠民并举的基层治理之路,闯出一条“村庄美、村风正、村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绿色小康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目前,潘楼村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重要启示,已在铜山全区推广,形成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时代需要精神引领,前行需要好人力量。近两年,铜山精心打造好人文化品牌,通过“寻找让我温暖让我感动的那人那事”主题宣传活动和“铜山模范”评选活动,在基层广泛发现、推出和表彰各类先进典型,同时搞好“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评比推荐工作,涌现出绿化荒山老愚公刘开田,“温暖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王秀珍、邵明才夫妇等一大批好人和道德模范。目前,全区每年评出的各类好人、模范达近千人次。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发展。百善孝为先,让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乐的“康养文化”,是铜山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体验。在潘楼村,老年人是最幸福的群体:村中央的广场被命名为寿星广场,每逢重要节庆日,村里都会在这里举办各种敬老爱老活动;村里还专门兴建两个平房小区,供全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居住,小区各种生活、保健设施一应俱全。

抓典型示范,还离不开载体的依托。就铜山来言,既有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这样的大载体,又有“道德讲堂”“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小载体,还有各单位依据各自特点进行的评选。越来越多的身边榜样、“草根英雄”不断涌现,极大地提振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精气神”。

抓机制保障用政策激励文明

乡村文化的振兴,既离不开文化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自觉践行,也离不开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尤其是通过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让好人好报,对好人奖扶,铜山以行动说话,用真金白银体现。去年出台的《铜山模范奖励管理办法》规定:获得“铜山模范”称号的,不仅有每月元奖励,还有每年的免费体检;区里还专门增设“模范帮办处”,及时帮助解决日常生产生活困难;对连续两届的获奖者,不仅在好人园塑像,还优先向上级推荐。

为使乡风文明建设落到实处,铜山还祭出考核指挥棒。基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系统性、短板多、战线长,铜山将乡风文明建设细化为十大体系纳入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区直部门年度目标考核,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并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确保干好干坏不一样。也正是凭着建设过程中敢于“豁出去”、敢于“冲上来”的气概,铜山啃下许多过去啃不动的硬骨头,文明建设成效卓著,百姓生产生活发生巨变。

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也是生产力

铜山乡风文明建设带来的农村全面进步

给区域经济发展增添引力

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充裕

更是精神文化的繁盛

在乡风文明建设的进程中

铜山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蝶变的瞬间

更有乡村魅力的不断升华、邻里道德风尚的提升

以及一条自治与德治结合、

育民与惠民交融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相信不久的将来

一幅由文化引领的铜山乡风文明新画卷

乡村振兴新图景

将会以更加美好动人的姿态在人们面前展现

编辑:张茜

-END-

铜山最权威的资讯平台

铜山最高效的互动平台

铜山最贴心的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jj/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