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公示6县市综合医改真抓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
榜样来了!

记者丨李妮

编辑丨李小麦

3月19日,根据《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实施办法(年修订版)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对外公示了20个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推荐名单。公示期为年3月19日至3月21日。

山西省万荣县、河南省郸城县、湖北省枣阳市(县级市)、贵州省长顺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云南省祥云县6个县(市),荣列其中。

那么这些被推选的县(市)医院综合改革中到底做了什么?县域卫生传媒特编选了以上6个县(市)在年的典型做法,以供参考。01

山西万荣县

将强基层进行到底

作为年山西省第一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县,继年被评为“示范县”后,年,万荣县医改继续强力推进。“强基层”是当地综合医改的重头戏。年万荣县在实现个行政村卫生室达标建设,创评个星级村卫生室的同时,突出中医特色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可开展针灸、推拿、刮痧、按摩、熏洗等10余项中医药特色诊疗,万荣县还被评为了“国家级中医药示范县”。医院诊疗病种可达种,乡镇卫生院诊疗病种可达90种,村卫生室诊疗病种可达34种。

为了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当地卫生院还与集团内各医疗机构都实现了互联互通,建立了远程心电、影像、会诊等诊断中心,基层心电图、X光片医院各相关中心,中心出具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同时万荣县还积极落实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县城乡居民人,建立健康档案份,建档率93.25%;家庭医生签约人,签约率70.02%。

02

河南郸城县

实现村级卫生室“七室分开”

郸城县自年以来,开始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院、中医院、医院、妇幼保健院4家紧密型医疗健康服务集团,集团内部实现了人财物的统一调配,并且乡镇卫生院院长也由集团统一选派、财务实行报账制、药品耗材统一采购配送、大型设备和建设均由集团统一审批。

同时,郸城全县个村级卫生室还按照统一图纸、统一科室设置、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识、统一外观、统一管理制度的“六统一”标准建设。实现了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中医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医生值班室“七室分开”。

年1月份,郸城县卫健委主任付登霄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实行医共体建设以来,郸城县的改革效果初步显现,患者次均费用下降了5.48%,全县基层就诊率达60.52%,县域住院就诊率达81.21%,县域内总就诊率90.57%,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03

湖北枣阳市

财政定额补助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年,枣阳市乡村医生平均每人每年收入2.8万元左右,而行政村常住人口较少的乡村医生收入则更低,不少村医不得不外出务工或者弃医经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健康扶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便民惠民政策的落实。

为了留住村医,枣阳市加强定额补助资金管理,做到“以钱养事”。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村卫生室每月进行一次抽查,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每半年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上报,市卫健局、财政局复核后,资金直接拨付到乡村医生个人账户。财政、卫健部门将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年底,枣阳市财政局、卫生健康局联合出台《枣阳市村卫生室财政定额补助方案(试行)》,从年1月起,对服务人口较少(——人)和地理位置偏远的村卫生室每月给予-元不等的定额补助,补助资金由市财政负担。

补助分5个档次,服务人口人以下的每月补助元,服务人口在-人的村卫生室每月补助元,服务人口在人以上的和卫生院所在地的村卫生室不享受此项补助。

据初步测算,享受补助的村卫生室共有个,每年补助资金万元。

04

广西鹿寨县

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共体组织模式

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年该县发布《关于印发鹿寨县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年医共体发展的目标即:

年底前,进一步扩大医共体建设范围,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到75%以上,到年,全县医共体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人数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在10%以上,到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65%以上,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该县根据本县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以建立医共体为基本形式,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其他形式为补充,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打造县域医疗中心组群为龙头,带动和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的新型医疗卫生体系。采用“1+N”或“1+N+N”方式,以签约、托管、科室共建等多种形式组建医共体。

05

贵州长顺县

打造“一体两翼”“一院一特”医共体格局

长顺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通过集团化办医,通过做强龙头、做活乡镇、做实村级,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打造“一体两翼”“一院一特”的县域医共体,让综合医改的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县级为“一体”:医院以做强县级龙头为目标。

镇乡南北为“两翼”:南部以代化镇中心卫生院为重点,北部以广顺镇中心卫生院为重点,医院诊疗水平进行规划和建设。

“一院一特”:其他乡镇卫生院按照一级甲等卫生院诊疗水平进行规划建设并打造特色专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一级卫生院诊疗水平进行规划和建设;村级卫生室切实履行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职责,开展居民健康指导和基本诊疗服务。

年,长顺将全面启动镇乡两级紧密型医共体的组建,并延伸到64个村,实现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的改革工作。

06

云南祥云县

推动县域医共体打包付费改革有效落地

年祥云县开始开展紧密型医共体,总院对分院实行县、乡、村三级人、财、物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在落地过程中建立了“分工协作、发展激励、资源共享、人才流动、双向转诊、培训指导、慢病管理、大健康管理”8个工作机制,并实行“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医疗业务、财务、绩效考核、资源配置、集中采购、信息化、医保预付、健康服务”10个统一,保持“机构和人员性质、机构功能定位、财政投入保障机制、部门监管职责”4个不变。

与此同时,祥云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医保打包付费改革试点工作,健全医保保障机制。

祥云县按照“以收定支、总额打包、超支自负、结余留用”的原则,实行“年初包干、按月拨付、年终清算”的方式,将当年筹集基金总额提取大病保险基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后的95.5%,作为医共体预算资金总额打包给医共体。

医共体打包付费基金实施年度清算,结余资金由医共体内调配使用。按照“突出重点、倾斜基层”的原则,医共体统筹各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结余部分,建立医共体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医共体管理、学科建设、医学科研、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扶持中医药、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推进医共体县乡村医疗机构整体协调发展。

此外,祥云县还充分发挥按DRG支付方式改革管理优势,严格推行医共体内县级医疗单位住院按DRG结算,乡镇卫生院采取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结算,在医共体内建立自我控费机制,既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又保障医保基金高效、合理使用。

—End—

声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如需授权请在本条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jj/8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