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泉山“区校联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举行
春山暖日和风拂,百花齐放发新枝。
为加强铜山区和泉山区的交流和联系,共享教育教学经验,探讨课堂教学艺术,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4月9日上午,铜山、泉山“区校联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训处副主任李文广、朱开玉老师、杨勇老师出席,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铜山区三堡实验小学、泉山区星光碧水湾小学三所学校的6位青年教师执教,各校指导教师及教师代表参与听课研讨。
活动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相关学校教师通过网络收看了活动直播。
本次活动由王思铭和宋秋颖两位青年教师分别主持语文会场和数学会场。
语文课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的王海林老师、三堡实验小学的乔斐然老师以及星光碧水湾小学王莉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第十四课《要下雨了》。三位老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展示了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王海林老师在教学
王海林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领学生以读促悟,三位老师抓住字的“音、形、义、书”写四个方面展开识字教学,特别注重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扎实性,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三堡实验小学乔斐然老师在教学
乔斐然老师上课沉稳,特别注重识字方法多样化,以及写字能力的培养,并把学习习惯的培养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星光碧水湾小学王莉老师在教学
青年教师王莉老师语言富有童趣,带着甜甜的微笑,让人感觉非常亲切,整堂课沉浸在游戏中,让学生不知不觉掌握了汉字的构字特点,在观图、表演中体会字义,整堂课都激励孩子们主动学习。
研讨
研讨会上,三位青年教师谈反思,其他与会者积极参与评课。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训处教研员杨勇老师特别强调低段教学要开放识字资源、运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灵活利用校内资源,在生活中识字,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部编教材的教学主旨与大家交流分享。
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训处副主任李文广针对本次活动中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样态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构想,李主任强调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同课异构”既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又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通过扎实而又卓有成效的互帮互扶活动,达到优势互补让老师们共同成长,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数学课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付婷老师在教学
三堡实验小学支楀婷老师在教学
星光碧水湾小学肖红敏老师在教学
数学课由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付婷老师、三堡实验小学支楀婷老师、星光碧水湾小学肖红敏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三位老师的课同样是精彩纷呈,引发听课教师的热议,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训处教研员朱开玉老师分别从处理好六个关系具体阐释了青年教师提升数学教学内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