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薛娟师范生向光而行的

  我是一个师范生,从学生时代,我就想做一件事——做一个好老师,在任何时候,永远。

  那时,我们认识了很多教育家,夸美纽斯、杜威、苏霍姆林斯基,铭记于心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先生,这句话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对我们谆谆教诲。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饱含对民众真诚而无私的爱,永远怀抱教育的理想,而理想又化为一个个有厚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教育信念和教育实验,永远在行知路上前行。他像一道光,照亮了中国教育未来的方向,也照亮了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前行的方向。拿起《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后,不禁回忆起自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信仰,也回忆起二十余年“师范生的第一变”“第二变”的成长经历与“第三变”的信念追求。

  第一变:变个有理想信念、扎实学识的“孙悟空”

  在《师范生的第一变》中陶行知先生提到孙悟空的三件事迹:“第一件,他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第二件,他抱着目的去访师。第三件,他抱着目的去求学。”这三件事迹,其实道出了要成为“好老师”的必修课:要有理想信念,要有扎实学识。他提倡我们要“做整个的人”“做整个的教师”,他的生活教育、普及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领悟与实践。

  追求真理、学做真人之路漫长而又艰辛,但心中怀着做“好教师”的理想信念,我踏上了放大人生格局、打开人生坐标的访师、求学之路。从一门门自学考试和函授的“啃书”与教育书籍的大量阅读,我拿到了汉语言文学和英语教育的双本科,提升了自己的学历与素养;从二十年前一份份磁带的模仿与跟读、一节节省、市级优质课的观摩与实践,到自己一次次优质课、示范课的历练与磨砺;从一篇篇论文的撰写与研磨到获奖与发表,再到一个个省、市课题的立项与结题,我成功地实现了一位小学英语教师的成长与蜕变;从带一个教研组到带市、区级团队再到整个学校教师的专业引领,跟随陶行知先生“要教学生向前进,向上进,非自己努力向前进向上进不可”的办学旨趣,我这个孙悟空,学得自在惬意!

  第二变:变个共学共事、共进共修养的“小孩子”

  “最好的教师,便是近于儿童的成人,也就是最好的辅导者。”走上讲台的第一天,看着下面一双双懵懂与清澈的眼睛,我就立下了要走进孩子的心里,深爱每一个孩子的信念。为了实现从师范生到“好教师”的跨越,我以身体、学问、工作和道德的“每天四问”进德修业,努力打通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隔阂,用“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大丈夫的精神”在我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实践“教学做合一”,渴望实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真正的精神交通”“真正的人格教育”。

  我深知,站在儿童立场,是教育的出发与归宿,在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的“小先生”们不仅教同伴、教父母、教家人,还经常教我这个老师。“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为了让“小先生”们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课堂上我们一起听、说、读、写、唱、演、画,一起设计字母,一起做思维导图,一起做水果沙拉,一起做宣传海报,一起编写课本剧......他们奇思妙想的创新总让我惊叹,他们的深度思考让我更多的思考我的教学,一面教一面学的我和他们一起去做游戏,一起去竞赛,一起打雪仗,一起庆节日......他们的童真童趣又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真诚与欢乐。

  “我们相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在真正的教育中,我深深懂得“教学相长”的深刻含义,与自己深爱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收获,是我最大的幸运与成功。现在,曾经那些可爱的“小先生”很多成为了“大先生”,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他们在教育岗位上的努力与收获,我感到:教育中的爱,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创新。

  第三变:变个目光深远、创造开辟的“教育家”

  年,有幸入选江苏省教育家型教师创新培育计划,看着来自全省的80位老师中,正高、特级比比皆是,其中就有我的好几个偶像,我既惊喜,又胆怯。我常在思索:我如何完成三年的研修,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如何成为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第一流的“创造的教育家”“开辟的教育家”?

  曾经,我打着厚厚的膏布,拄着拐杖给孩子们上课,课余时间仍加班加点辅导“小能手”;曾经,我买成箱的学习用品、小礼品、棒棒糖、旺旺碎冰冰等鼓励孩子们;曾经,我拖着肿得像面包一样的脚,打车到六中为参加市英语优质课的徒弟导课,一边听示范课,一边一句句地给她讲解;曾经,我为学校老师修改课题方案、辅导不熟悉的老师参加各类竞赛到深夜12点......

  也许,我在学术上达不到教育家的标准,但一直以来,我努力践行“一”“集”“钻”“剖”“韧”五个字,努力在学生和老师们的心灵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是我的毕生追求,“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将是我的践行宝典。

  跟随陶公,我们实现了师范生的“三变”;跟随陶公,我们追寻中国教育精神;跟随陶公,我们践行中国教育精神。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依旧向光而行,向上飞扬,向下沉潜,“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教育”,在更大的人生坐标上一“变”再“变”,做立德树人的好教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shanzx.com/tsqjg/14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